图为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公安局民警正在巡逻。 通讯员 郑继红 摄
□ 记者 李光明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秀美闻名于世。
同样,安徽省黄山市的平安建设也是“风景这边独好”:连续五次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市”,三捧“长安杯”;黄山风景区同样捧得“长安杯”,荣膺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唯一获此荣誉的风景名胜区。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黄山市到底有何“秘诀”?
近年来,黄山市牢牢把握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与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全域平安创建,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理念、制度和方式创新,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我们深刻认识到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黄山,必须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根基高度,以党建引领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系,让社会更安定、城市更安全、人民更安宁。”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说,通过突出政治引领,把牢政治方向,压实政治责任,把党的领导贯彻平安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构建了强有力的党领导政法工作和平安建设的工作格局。
党建引领筑牢平安基线
金秋十月,正是香榧成熟时。在黄山市黟县洪星乡红光村,一些村民正在山场里忙碌着采摘香榧果。与此同时,一支由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平安巡逻队在各个村落间穿梭巡逻。
每当春季采茶、秋季摘果时节,村里的平安巡逻队都会增加巡逻次数,守护着村民们的平安。村民们说,他们已经不记得上次丢东西是什么时候了,时时处处都有安全感。
这支平安巡逻队主要由党员、村干部和志愿者组成,其中党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黄山市以基层党组织为轴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强化党组织在城乡基层各类组织中的领导和轴心作用,落实村(社区)各类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党建引领成为黄山平安建设的一道“风景”。
据了解,黄山市建立了高规格的平安建设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平安办和9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一办九组”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各区县也相应建立了高规格的平安建设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都会专题听取和部署平安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把平安建设纳入本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惩,定期研究解决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问题。有关议事协调机构认真履行统筹谋划、协调推动、督办落实、考评激励等职责,加强工作指导督导,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各成员单位积极推动本领域、本系统、本行业平安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共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黄山市委市政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平安建设不断得到深化:出台《黄山市“十四五”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牵引,以推动全域平安创建为主线,以实施政法“十大工程”为抓手,黄山市扎实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主要任务,积极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黄山市在安徽率先提出开展全域平安创建,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全域平安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构建“1+9+4”全域平安创建工作体系,以平安单位创建为点,9个行业平安创建为线,平安区县、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平安家庭创建为底板支撑,构筑广泛覆盖、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平安建设工作网络,全域平安创建达标率3年内达到90%以上。通过从“点线面”入手、“点线面”齐发力,一体推进单位平安创建、行业平安创建、基层平安创建,激发人人参与平安建设的最大动能。特别是通过推进校园、医院、景区、商超、市场、交通、企业(园区)、河道、金融网点9个行业平安创建,进一步压实9大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进一步发挥好职能作用。
全域平安创建成效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中得到了检验和磨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黄山市统筹整合各方力量下沉基层,确保突发疫情时迅速反应,倾心倾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我们将全域平安与全域旅游、全域文明、全域食品安全、全域生态文明等全域创建工作一体统筹、一体推进,建立动态分析、检查督办、挂牌管理等闭环工作机制,点线面同步发力、提标提质。”黄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生说,通过创设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的考核思路,推动各县区不断将平安建设“长板”拉长、“短板”补齐、“底板”筑牢,激活全域平安建设动能,筑牢了平安基线。
做强基层夯实平安根基
“北京的‘朝阳群众’名气大,我们这里的‘平安大妈’也不简单。”在黄山市有一支100余名中老年女性组成的平安大妈志愿服务队。她们活跃在平安建设一线,开展综治宣传、邻里守望、驻点守护、共护家园、化解纠纷、安防检查等活动,逐渐被当地群众所熟悉,“平安大妈”的名声也传开了。
这只是黄山市众多平安建设力量中的一支。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黄山市牢固树立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平安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设高效能社会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抓好基层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是确保社会安定和谐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平安建设的重心所在。我们大力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推动基层事情基层办、有权办、有人办,有力推动了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勇说,从基层基础的薄弱环节抓起,通过充实基层治理力量,织牢基层治理网络,创设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制度规范,全面夯实了平安建设的根基。
黄山市在安徽率先制定《关于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配套出台13项工作制度,配齐配强全市105个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同时,推动资源整合再造,105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副科级主任全部配备到位,668名工作人员到编到岗;建章立制并把碎片化分布在各站所的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心理服务、法律咨询、应急指挥等职能整合调整到综治中心,打造一站式的矛盾纠纷调处平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纠纷化解服务。
此外,还通过推进无派出所乡镇警务室标准化、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打造“水上流动法庭”“巡回旅游法庭”“身边时令法庭”,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活动等,充实基层力量。全市745个村(社区)党组织配备政法干警,兼任法治副书记,推动党务、警务、村务无缝对接。
按照市域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黄山市将全市城乡划分为2429个网格,建成全覆盖、无死角网格体系,并将综治功能整合成115个“政法超市”,完善一站式工作流程,平均每天上报处置4000余件网格事件,形成“问题发现在网格、诉求解决在网格”新格局。深化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小区(楼栋)党小组(党员骨干)”三级架构,实现基层党组织对社会治理网格全覆盖。创新网格服务驿站等“微网格”治理模式,健全“社区发令、部门执行”等网格事项协同处置机制。组建平安小哥、青春护苗等平安志愿组织2000余个,进一步强化网格员采集基础信息、搜集社情民意、排查风险隐患的基本职责,实现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常态长效,网格员成为遍布城乡基层一线最活跃的“平安细胞”。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积极推动科技赋能提升智能化治理水平,形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智慧天眼,构建起市、县、乡、村、网格五级联动处置网络。
据了解,黄山市还打造出长板凳议事会、逢四说事等群众自治品牌69个,培育乡贤组织200余个,带动群众力量广泛参与平安建设,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连续11年未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市刑事案件发案率长期处于低位,群众安全感连续8年保持全省前列,连续13年实现命案当年全破;黄山风景区连续25年无群体性事件、连续15年无刑事案件,有效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创新驱动擦亮平安底色
“真没想到,这里的民宿这么难订!”今年国庆期间,合肥的朱先生原计划带上一家人去黄山市的宏村旅游,让孩子近距离接受一次徽文化的熏陶,结果提前多日预订宏村里的民宿都未能如愿,只好改成了合肥周边游。
宏村完好保存140余幢明清民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首批12个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被称为“画里乡村”。村里的民宿尤其受到游客的青睐,往往是一房难求。
游客青睐宏村的民宿不仅仅是因为其在景区内,还在于这里的民宿安全舒心。村里民宿很早便采取了一种全新的服务管理模式——组团式管理模式,即由景区派出所在旅馆业治安管理系统中挂建景区民宿留宿场所集中录入点,将景区模拟为一个宾馆,把所有的民宿视为宾馆的房间,由房东每日报送登记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景区流动人口管理盲点得到根治,民宿业主带客逃票与旅游公司之间发生纠纷、民宿业主与入住游客因服务质量发生纠纷、民宿业主之间为争夺客源发生纠纷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景区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目前,针对网约房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特点,黄山市大胆探索新业态管理的“黄山思路”,出台了网约房管理指导意见,积极推动民宿业实名制信息化管理,通过自主研发的手机软件或微信公众号严格落实“实名、实情、实数、实时”登记,形成一套涵盖旅馆业、民宿业、网约房的旅游城市新业态“三位一体”管控工作机制,实现全市4012家网约房(民宿)全覆盖。
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黄山深化平安建设的主色调。
在安徽首创“平安指数”体系,每月对市域社会治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工作进行态势感知、预警通报,形成市域社会治理“平安指数”、行业平安态势感知指数和警源治理、诉源治理、访源治理感知指数“1+1+3”平安指数体系;
黄山风景区推出景区“1+6+N”党建工作新模式,在景区综治办(综合执法局)设立1个迎客松党委,在玉屏等综治片区设立6个迎客松党支部,按保护管理服务功能划分24个网格党小组,依托迎客松党支部组建党建联盟,落实党建工作联建、文明实践联动、社会治理联网、服务游客联手“四联”机制;
倡导成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皖浙五市联盟,推动杭州、湖州、衢州、宣城、黄山五市社会治理政策措施融合、平台载体融合、资源力量融合、服务保障融合,形成机制共建、平安共创、治理成果共享的市域治理共同体……
黄山平安建设创新不胜枚举。
“这些创新的背后,是党的领导让平安建设释放出了不竭动力。”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深有感触。
姚顺武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在全省首个以全国人大代表名字命名的“姚顺武综治工作室”履行纠纷化解、信访接待等职责,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是活力之源,平安建设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得到深化,才能把平安建设每一项具体工作做到极致。”任生说,平安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系统性工程,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平安建设摆在重要日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活了平安建设内生动力。
徽文化里充盈平安基因
黄山市古称徽州,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徽文化。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正街中心有一座临街阁楼特别引人注目:阁楼后退了一步,墙角削去了三分,门额上题有“作退一步想”5个篆字。每当游客路过此处都会驻足,在辨认5个篆字中体会其中深意。
清道光年间开封知府、朝列大夫胡文照修缮祖居时为方便路人挑担、推车、行走,主动将正屋墙角削去三分、阁楼临街后退一步,并题字告诫后人处事要谦和礼让、敦亲睦邻。
借古开今、化古为新。黟县将以“谦让和合、豁达通融”为要义的“作退一步想”理念运用到矛盾纠纷化解中,把弘扬徽文化与传承“枫桥经验”有机结合,全方位打造“作退一步想”工作法。
这个调解工作法以徽文化中的“和合”元素为主线,提炼出“听、理、劝、借、退、和”秘诀:听,仔细倾听各方当事人陈述,让人把话说完;理,以对立统一思维帮助各方梳理事实、辩证分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劝,以“作退一步想”故事进行劝导,引导当事各方寻求矛盾化解的有效途径;借,借力“作退一步想”的思想内涵,启发当事人开拓化解矛盾的思路方法;退,客观分析矛盾的因果关系,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思己虑人,趋利避害,各退一步;和,解决纷争,安抚情绪,搁置争议,达成和解。
“‘作退一步想’有着深厚的徽文化底蕴,将‘退’的理念寓于德治教化中,引导以‘谦谦之风’祛‘好斗之气’,有助于强化源头防范。”倡导总结这个工作法的黟县县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吴镇进介绍当初的设想说,目的就是要发挥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让矛盾双方用“退”回归理性、靠“退”寻求共赢,达到析法明理共情的效果,最终能够握手言和,促进矛盾纠纷实现源头监控、源头预防、源头化解。
如今,“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已经在黄山市全面推广,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统一建设标准化“作退一步想”工作室,大量矛盾纠纷在源头得到化解,谦让和合、慎争戒讼在徽州大地蔚然成风。
黄山市还深入挖掘徽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倡导将“作退一步想”融入家规家训、村规民约、行业规约,传承发扬徽文化中明礼让、重孝道、尊乡贤、守村规、遵家典等优质社会治理要素,引导先进模范、老党员、老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群众力量参与平安建设,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黄山市充分挖掘徽文化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重谦让、尚和合”的优秀经世智慧和德治基因,出台《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见》,建立村史馆512个,整理利用祖训家规300余条,实现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党群议事会全覆盖,徽文化成为社会治理“传家宝”,在助推平安建设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黄山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定位。实现这个目标,平安必然是黄山市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之一,守护优美山水、保护卓绝生态、传承文化精髓、维护社会和谐,平安黄山建设内涵必将更加丰富,任务必将更加繁重。
“守护一方稳定,呵护万家灯火。我们会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公共安全、网络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民意导向和效果导向,坚持出发点与落脚点相统一,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凌云说,把平安建设放在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以平安建设促营商环境改善,以平安建设促发展环境优化,以平安建设促民生环境提升,以平安建设促生态环境美化,以平安建设促开放环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以黄山一域之安、一地之安服务全国全省大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