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烟台市民政局加快社会救助领域流程重塑再造,同步推进“智慧民政综合支撑平台”建设,形成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的信息数据联通机制,实现社会救助对象信息审核由一个月压减至24小时内,确保社会救助评估认定、救助金发放等环节无缝衔接,全年核对信息人次数突破百万。
一、再造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一是成立服务机构,规范办。将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更名为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增加社会救助研究、论证、评估等职责,为全市各级救助职能部门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撑。二是建立信息核对机制,准确办。出台《烟台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规范》,明确复核渠道、数据库纠错机制和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等规则,规范了外出务工人员跨区域核对申请书、授权书和基础数据采集流程,实现全市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准确率达到100%。三是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就近办。明确各级社会救助管理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家门口,在乡镇(街道)设立了“一门受理”窗口,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服务渠道,实现“就近求助”。
二、再造社会救助数据体系。一是聚力打通数据通道。出台《烟台市“智慧民政综合支撑平台”数据对接实施方案》,实现涵盖车辆等8类资产信息的省级数据共享,增加市残联、市医保局等部门的11类数据,累计覆盖公安、人社等14个市直部门(单位)、19类数据、60多项信息,形成“全市一张网”。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完善镇(街)端口数据查询模块,增加市级大数据分析功能,提高县级端口易用性和数据可视性,实现全市中低收入核对业务数据准确高效综合评估和应用分析。例如,调整退休金数据的调取方式,将原来的调取“最新月份的资产金额”,调整为调取“申请日前12个月的资产金额”。二是分类梳理数据资源目录。按照收入、财产和支出类型数据实行分级管理,多部门交叉求证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做到了“一点触发、多点联动”快速反应,数据查询效率明显提升。三是构建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成立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完成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备案和网络安全监管自查,增设服务器安全防护设备,消除信息安全隐患。
三、再造社会救助服务流程。将“智慧民政综合支撑平台”融入社会救助审核审批及日常管理全流程,建立社会救助核对环节“绿色通道”,社会救助对象资产核对24小时内出具核对报告;住房保障对象核对24小时内完成数据调取,一周内完成评估出具认定报告,实现社会救助业务数据实时上传,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网上办理,救助对象核对环节“零跑腿”。在民政救助领域,下放民政救助核对权限,推进11个区市将低保等相关审批权委托下放到镇(街)实施,对芝罘区、莱山区等4个区取消了县级受理、审核等环节,部省市三级核对结果直通镇(街)。将社会救助核对环节“关口”前移,实行先核对、后申请。取消社会救助待遇申请环节的全部资产型书面证明材料和救助审批机构信函索证等传统调查环节,经授权后实时调取数据、完成家庭核查,实现“零证明”申报。全年为9千余户民政救助新申请对象(包括贫困家庭4429户)出具了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反馈车辆、住房等疑点信息3000余条。在住房保障救助领域,建立信访事项“五个一”工作机制,指导各县(市区)与住建部门建立了业务协同机制。对务工的非本地户籍住房保障对象,取消了低收入认定纸质申请书和县乡两级受理、审核等环节,实现廉租补贴审批申请和低收入家庭认定申请的“两申请合一”。去年审核认定住房保障对象81批、1589户,复核50人次,检出不符合条件103户。在特殊群体救助领域,出台《中心区慈善救助家庭资格核查工作方案》,开展慈善救助(困难大学生救助、临时救助)家庭核查,协同医保和水利部门建立医疗救助对象、水库移民补贴对象核对工作机制,取消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审核阶段公示和民主评议两个环节。2020年集中复核低保、特困供养等在保对象13万人次,清退不符合条件1649人,占保障对象总人数的2%,节省财政资金数百万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