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是特定历史时段的产物,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映现了水乡人民的建筑实践,折射出湖州水乡人民独到的生活体验。金婆弄,湖城保留的为数不多的一条老巷弄,它西起南街,东接洗帚弄,“文革”期间曾改称新风东街。
据清光绪《归安县志》中记载,金婆弄隶属于贵泾铺,当时的贵泾铺包括金婆弄、洗帚弄、所前街、南街、苏家园等地面。如今,金婆弄位于湖州朝阳街道闻波社区,周围有洗帚弄、苏家园、甘棠桥、闻波兜等湖州老小区。
金婆弄,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巷弄流传着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据传,金婆弄古有金婆楼、管公楼、渔脯楼三楼。金婆遇吕洞宾得道升仙;管公楼是赵孟頫为纪念老丈人建的祠堂;渔脯楼是进贡朝廷水产品的聚散地。
关于金婆弄名称的由来,流传着一个金婆婆遇老道士的故事,虽是古老民间传说,无从考证,但影响深远,地名得以传承下来。
湖州南门一弄堂里有一位金婆婆,非常贫寒,靠卖酒为生,由于她做的酒质量不好,口感差,所以来喝的人也少,日子过的很艰难。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老道士,喝酒寒暄之际,老道士问金婆婆生意如何?金婆婆就对道士道了苦水,老道士大发恻隐之心,就问金婆婆家里有没有水井?金婆婆就带老道士到后院的水井(过去的湖州城里是有很多水井),老道士就画符掐诀念咒作法,顿时井水酒香扑鼻,金婆婆千恩万谢,老道士嘱咐几句后飘然而去。
自此后,由于金婆婆家的老酒清香扑鼻,口味特别醇厚,来吃酒的人特别多生意兴隆!而金婆婆的老酒实际上就是井水变的,这下金婆婆就发财了,赚了不少钱。又过了一段时间,老道士又来了,金婆婆热情地招待,道士问:“现在婆婆的日子过的怎么样?”金婆婆答道:“现在日子过的很好了,生意很好,就是井里只有酒,没有猪糟(粮食酿酒会产生酒糟,过去农民就把酒糟用来喂猪的)这点不足。”
老道士喟然长叹,并且在墙上留诗一首“青天总算高,人心比天高,井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题罢,老道士飘然而去……
自此后,金婆婆家井里的水就不香了,没有老酒了。金婆婆看着老道士题的诗,心里顿时悔过,人心不足,这是贪心啊!从此,金婆婆就把卖酒赚来的钱用于修桥铺路,把门前的道路修缮一新,大做好事。金婆婆乐于助人,一生做好事无数,为了纪念金婆婆,弄内建了一座名为“金婆”的庵(寺),后来大家就把这条弄堂叫做金婆弄,以纪念金婆婆的功德。“金婆弄”这一地名,蕴含了乐善好施、救贫济困的道德文化。
旧城改造,城市里的许多弄堂消失了,有的也只是徒有一个地名而已。由于附近的衣裳街改造,金婆弄小区也有了变化,尤其是沿河的墙面和衣裳街统一。虽然金婆弄也已经不是弄堂的格局,但至少还能辨出原来的弄堂走向,一头是仪凤桥,一头是苕梁桥,依稀还有一点历史的印记。如今,金婆弄小区闹中取静,出了弄堂就是湖州的衣裳街,最繁华的湖州市中心地段。
走在金婆弄,仿佛身在老小区弄堂中,依稀能听到老湖州弄堂里的叫卖声……穿梭在一条条弄堂里,唤起深处的记忆,满足怀旧的感情。当然,也只有老湖州人,走在今天的金婆弄,才能回想起当年模样,于林立的店铺和鳞次栉比的招牌中,还原出一条老底子的旧弄堂。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