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动态

    沿河县推行“345”社区治理模式

    来源:州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03-18

      

      沿河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启动1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总规划县内搬迁安置5241户24774人,跨区县搬迁安置5616户26315人,同步搬迁的非贫困人口3628户16568人。为做好搬迁后续扶持和社区管理“后半篇文章”,采取“345”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强三抓”做实谋篇布局。一是强化政策设计,抓好组织保障。2018年以来,先后印发了《脱贫攻坚民政保障兜底工作实施方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民政配套措施的通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民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推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提供了政策支撑。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组织机构,为推进脱贫攻坚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党的核心,抓好多元共治。实施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多元主体共联、多元平台共建、多元组织共商、多元资源共用、多元服务共享的新型社区治理体系,形成区域化社区联动治理架构;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项目建设联推、服务难题联解、精神文明联创、社区治安联防“六联动”工作法,有效激活搬迁安置地民主管理活力。三是强化自治组织,抓好治理单元。以强化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为重点,科学设置基本管理单元,规范设立管理服务机构,合理配置人员编制。凡安置点安置人口在10000人以下1000人及以上的,结合实际设立1个或多个社区居委会,由所在街道(乡镇)进行管理;安置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成立新的居(村)民小组,并入当地社区(村)管理。目前,经县人民政府批复成立新社区3个,部分安置点虽然未成立新社区,但已将安置点纳入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管理,对还未融入当地村(居)委会的地方则派有专门工作组进驻,具体负责各项服务,其服务覆盖率已达100%,确保了“稳得住、能致富”。目前,已有3个移民安置社区选举成立了居委会,有力解决了有人办事问题。

      “四聚焦四提升”推进社区治理。一是聚焦阵地建设,提升治理基础。在安置地规划建设“社区服务站”。社区服务站设就业、就医、就学、户籍、养老、合医、水电等便民服务窗口,与搬迁工作组共驻共建,为搬迁群众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设工、青、妇、残联等群团办公室,规范设置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春晖扶苗室、乡愁馆、书吧等活动场所,提供管理服务、政策宣传、思想引导、心理疏导、休闲娱乐、学习培训等服务。目前,13个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建成社区服务站,其中800平方米以上的4个。总投放资金634万元。二是聚焦议事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民主决策议常事。建立由党支部牵头、各多元主体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采取每月例会、季度汇报会、半年测评会、年终述职会等方式,对涉及社区党建和公益事业重大事项共同商议,形成民主提事、民主议事和民主决事格局。三是聚焦群众需求,提升治理质量。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合理划分村(社区)网格作为服务管理的最小责任单元,在每个网格配备1至2名网格社工作为管理员,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做好基础数据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应急管理等基础工作。四是聚焦“三治融合”,提升治理高效。通过指导移民安置社区制定、推广《自治章程》“村(居)两约”,建立强有力的执行机制,建立“三靠”工作法,改变“两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现象。靠道德舆论引导。对带头履约者进行表扬,把违反者且拒不改正的居民挂到黑榜,形成舆论压力。靠监督执行组织。在移民社区成立老年协会、乡贤参事会,成立监督评议组织对“两约”执行进行监督。靠法律手段。如妨碍村容貌,乱搭乱建,构成违章建筑的,移交执法部门进行处理。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民主决策、表达民意等日常管理制度,强化自治功能。引导社会组织和居民有序参与社区自治。充分保障了基层民众的“话语权”,社区居民真正成为社区主人,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为移民打造和谐宜居环境,让移民群众“留得下来、融得进去”。

      “五大举措”推进民生保障。一是用好临时救助,遏制意外返贫。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中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未纳入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范围的农村低保对象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截至2020年9月,全县共实施“十三五”期间困难移民一次性临时救助32398人,发放救助资金4859.7万元。二是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低保接续工作。对符合低保条件,且已落户或办理市民证的困难移民,已落实农村低保转城市低保接续工作。三是强化安置地政权建设。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重要作用,认真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四是稳步推进殡葬服务。出台政策。印发《关于做好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本殡葬服务保障的通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治丧和安葬问题。五是推进社会组织助力服务。发挥社区平台作用。推动完善安置点“一 站式”服务,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多数已经实现出门有就业、出门有学上、出门有医院、出门有公交、出门有公园、出门有超市。发挥社会组织协作优势。通过召开通报会、搭建信息平台等方式,促进脱贫攻坚需求信息与社会组织资源供给有效衔接。发挥社工人才支撑作用。依托“社工黔行”“张家港社会组织帮扶”“志愿者服务”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社工人才和志愿者参与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工作。


    原文链接:http://mzt.guizhou.gov.cn/ywgz/jzsq/202012/t20201203_65484353.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