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当社会救助插上“智慧化”翅膀——吉林省吉林市社会救助服务模式创新成效显著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1-05-14

      本报记者 安 娜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民政局始终以解决群众烦心事、闹心事、难心事为切入点,努力转变思维方式,不断加大社会救助服务模式创新力度,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将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的同时,高位推动“互联网+社会救助”的智慧救助模式。网络化管理、移动端申请、数字化审核、便民化服务……“互联网+社会救助”的智慧救助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满足了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

      “指尖”操作方便快捷

      救助申请足不出户就OK

      家住吉林市龙潭区山前街道的困难群众田贵喜是大脑动脉瘤患者,因身患重病,他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5月10日一大早,在社区网格员的帮助下,田贵喜将身份证、户口簿、病例、居住环境照片等电子材料一一上传,不到半个小时的工夫就在手机APP上完成了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请。

      据吉林市社会救助事业局局长许家宏介绍,如今,吉林市城区的困难群众申请任何社会救助全部可以通过手机APP办理,“我们依托社会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将社会救助内网运行向互联网管理延伸,加快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救助工作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做到申请人少填数据、少传资料,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实现了社会救助申请‘足不出户’的服务目标。”

      为了加快“智慧救助”进程,吉林市专门组织建立了政府领导挂帅的“智慧救助”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技术指导和绩效评估等工作,并落实了各相关部门职责,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市政府采取分管副市长季度听汇报、副秘书长月度调度情况的方式,全力支持民政部门解决资金短缺、硬件薄弱等工作难题。仅2020年,市财政就列支“智慧救助”专项培训经费30万元,先后组织系统应用培训100余次,培训对象涉及县、乡、村三级救助经办机构专职人员1万多人次,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在建设平台时充分考虑了每一个业务流程、每一项政策措施和每一类困难群众的情况,发动全市4个城区、67个街道(乡镇)、300多个居(村)委会和5000余个家庭参与完成需求调研。”许家宏说,通过调研,最终明确平台建设要“操作界面直观,功能菜单含义明了”这一基本要求,确保基层工作人员和困难群众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高效救助压缩时间

      困难群众救助告别了旷日持久

      当社会救助插上“智慧化”翅膀,便捷、及时、高效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新状态。对困难群众来说,审核周期的大大缩减成为所能感受到的最明显的变化,尽早享受低保政策就是最大的获得感。

      家住吉林市哈达湾街道绿地筑石红社区的小李是一位尿毒症患者,每周需要到医院透析三次,费用2000多元。3月中旬,小李通过手机APP发送了低保申请。让小李没想到的是,仅用5天时间,自己的低保申请就审核确认完毕。“目前,我已经准时收到了4月和5月的低保金。最重要的是,3月确认了低保身份后,当月的后续透析费用就享受了医疗救助政策。”小李说。

      哈达湾街道救助中心主任果艳春,谈起“智慧救助”较之传统救助的改变,感慨万分:“我们街道属于城乡接合部,困难群众多、失业人员多。实施‘智慧救助’以前,整个社会救助的审核周期约在30个工作日。工作人员需要开展向困难群众讲解政策、受理申请材料、入户核查情况等一系列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如果遇到年纪大的群众,一项政策往往要讲解三四遍,提交申请材料的群众本人有时候也得来回跑好几趟。”

      绿地筑石红社区的另一位居民刘女士,也是一位身患大病的低保对象。2018年11月底,刘女士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后,直到2019年初才审核确认完毕,历经30多个工作日。果艳春就此评论说:“从30多个工作日到5个工作日,这说明凭借系统智能化服务和扁平化管理的申办方式,真正打通了民生保障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吉林市在实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快速高效的同时,还完善了“智慧救助”的留痕、追溯、监管等功能,救助对象足不出户就可查询救助经办过程。“我们还启动了手机终端自主延续申请功能,救助对象可在每月规定时限内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完成身份认证,有效预防传统模式下可能发生的已经去世的人还在享受救助这样的现象。”许家宏说。

      购买第三方服务入户核查

      经办人员不再披星戴月

      “赵大姐,您好。我是昌邑区社会救助事业局的工作人员。我们刚刚在系统上收到了您的低保申请。经初步审查,需要您再上传一份配偶的身份证电子版……”吉林市昌邑区社会救助事业局工作人员王树佳拨通了申请人赵女士的电话。

      据昌邑区民政局副局长李丹丹介绍,“智慧救助”开展以后,“区级受理”环节成为救助审核的第一道关口。申请者提供的材料如有缺项,区社会救助事业局的工作人员需进行电话回访复核,在PC端救助系统对申请人家庭成员、赡(扶、抚)养义务人以及收入和财产等信息进行数据核对后,再推送市级民政部门进行信息比对。

      在传统的社会救助经办流程中,“实地复核”环节需要由街道(乡镇)的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来完成。“吉林市城区社会救助对象常年维持在4万户左右,街道(乡镇)级社会救助经办机构人员仅有120名,完成100%入户核查要求难度相当大。”许家宏感慨道。

      为此,吉林市民政局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劳动能力情况鉴定、特困人员生活能力评估等工作,委托给第三方社会组织或机构承接。

      这项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经办机构的入户核查难题。据吉林市昌邑区通江街道救助中心主任刘庆军回忆,以前为了尽快完成困难群众入户核查工作,有时候一天要跑上一百多公里,辗转好几个地方。“从早晨太阳刚露头时出发,回到家已经是满天星辰。一天忙下来,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嗓子哑了,身体也累得直发抖。”刘庆军坦言,入户核查工作交给第三方承接后,使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可以全身心地做好困难群众的服务工作。

      让刘庆军大为称赞的,还有救助资金发放方式的改变。从事社会救助工作多年的刘庆军,见证了吉林市社会救助资金由现金发放到存折发放,再到银行卡发放,最后到全市通取的历程。“以前,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的时间是固定的,领取银行也是固定的,非常容易造成人员聚集。为此,每到发放救助金的那几天,我们都要到银行去帮忙维持秩序。”

      “智慧救助”开启以后,吉林市民政局与工商、农业和建设银行等7家金融机构签订协议,在“居民社会保障卡”开通了救助金发放功能,救助对象每月10日后就可以凭卡在7家银行的任何一家营业网点的ATM机上,免手续费跨行领取救助金,实现了救助金的“即时发放、随时领取”。

      救助数据实现共享

      “人找政策”变成了“政策找人”

      近日,家住昌邑区延江街道二道江社区的张爱凤因患肝硬化在吉林市化工医院(一院)救治时花费了10648.57元,除去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大病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医疗救助金外,自付费用2913元。

      5月8日,张爱凤办理出院手续后,她的医保数据被传到了延江街道救助中心平台。经工作人员确认后,由市社会救助事业局拨付了550元临时救助金。

      延江街道救助中心主任张志芹介绍,目前,吉林市社会救助系统平台已与医保数据实现共享,加强了对符合医疗支出型临时救助的网络检测。发现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后,会随时通过救助系统推送给乡镇(街道)进行实时审核确认,无需救助对象自主申请,社会救助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智慧救助’的一系列举措,是我们在社会救助‘放管服’进程中,针对社会救助对象分布面广、工作量大等具体情况而进行的一次改革创新。在此过程中,我们在坚持便民利民、提高效能的同时,对下放到乡镇(街道)的社会救助审核确认事项,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确保‘放管服’工作‘放得下、接得住、做得好’。”吉林市民政局副局长钟亮说。

      (本文所有受助对象均为化名)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5.14)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105/20210500033767.s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