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5月13日,记者在南通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29日,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快分层分类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南通社会救助工作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南通市民政局局长汤雄介绍,《意见》分三个部分,七个章节二十条具体内容,重点明确了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5个方面的15条具体措施。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急难社会救助三项基础性救助制度,明确了重病、重残人员“单人保”,就业成本抵扣、收入豁免、缓退渐退,特困人员认定范围拓展,临时救助制度改革等相关政策。针对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意见》在全省率先探索特困边缘群体救助,破解“相对困难”救助难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据悉,南通整合多方救助资源,构建“大救助”工作格局、不断健全完善各类专项救助制度以及促进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对于困扰困难群众的求助难、求助烦问题,南通深入推进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通过探索审批权下放、改进民主评议程序,推行只需提交居民身份证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一证一书”即可申请基本生活救助等相关做法,促进救助政策落实更加高效便民;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进一步运用,推动救助服务向移动端延伸,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全城办”。
《意见》扎根当地实际,深具当地特色。“温情救助暖江海”救助工作品牌正是南通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的体现。
南通在探索中发现,基本生活救助标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对此,南通以市域为单位,按照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40%,制定当年度低保标准。在此基础上,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低保标准的1.3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按照全护理、半护理、全自理分别以不低于低保标准40%、20%、10%的比例提供照料护理服务。
记者注意到,南通在探索更全面更有效的救助制度时,没有忽略特困边缘群众群体,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特困边缘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通过推进特困供养制度、服务、资源集成创新,构建特困人员亲情关爱照料服务体系。预计到2025年,该市生活不能自理人员集中供养率将提升至70%以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