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滁州市琅琊区民政局不断推进各项民政工作,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开展多项民生项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民政局不断优化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坚持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民生为出发点,回应群众期盼、主动担当,在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逐步增进老年人福祉,多措并举提高养老服务“幸福指数”。在养老工作实践中,琅琊区还注入智慧力量,以“智慧养老”为实现幸福琅琊“加码”。如今,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琅琊图景正在徐徐铺开。
探索居家社区养老新模式—— 社区养老服务站成为“家外之家”
“食堂的菜每天都不重样,荤素搭配味道很不错,我们吃得也放心!”6月25日中午11时许,琅琊区丰山街道丰乐社区滨湖小区养老服务站代餐点里,辖区的老人们陆续前来享用午餐。前来就餐的老人告诉记者,每天只需花费12元左右,就可以吃到两荤两素一汤。据了解,自今年1月6日起,和丰社工养老服务中心每天为附近的老人提供营养美味、经济实惠的午餐。“我们每天会对膳食进行科学搭配,满足老人多样化的需求。如果老人身体不适或是行动不便,我们有代餐的工作人员送餐上门。”中心负责人于业梅介绍,现在,已有将近400位老人在站点享受到代餐服务。如今,为老人提供代餐服务的做法已经推广到全区各街道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站,让老年群体“吃得上”“吃得香”,更要“吃得健康”。
上午9点半,琅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舞蹈教室里,国标舞蹈队正排练得热火朝天,一阵阵悠扬嘹亮的歌声不时传来。“我们这些退休老人大部分没有国标舞的基础,但我们热爱舞蹈,这里的舞蹈教室设备齐全,解决了我们没有场地的烦恼,也让我们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快乐人生舞蹈队的成员杨士静告诉记者,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让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更有“家的感觉”。在这座1800平米“没有墙的养老院”,书画室、乒乓球室、多功能室里丰富多样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更多老年人群体走出家门。每天上午8点半持续到下午6点,辖区的老人们在这里享受到文体娱乐、健康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的同时,更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发挥余热。“养老服务中心(站)基本上服务于周围小区的居民,邻里氛围好,为长者消除孤独感、提升幸福感创造了有利条件。”
居家养老让老年人“心有所依”
老年人渴盼“老有所养”,但如何“养”?为将这一民生工作做细做实,琅琊区民政局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依托,采取全托、上门等方式,为社区或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和产品。“他们把我照顾得很好,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我的生活充实多了。”6月25日下午,前来上门服务的助老员正在悉心为何永真老人理发。独自生活在琅琊街道健康巷的何永真今年85岁,他真切感受到居家养老给他带来的便利,让他在饮食起居、情感陪护等方面的需求不再落空。
“居家养老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使老人与亲友邻里联系依然密切,家庭氛围浓郁和谐,在家中出现突发情况也能由服务人员采取应急措施,是对传统‘421’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琅琊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0年以来,琅琊区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将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纳入市、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8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仅半年时间,琅琊区已有多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实现社会化运营,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让老人“心有所依”。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新路径,“老有所医”有保障
除了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琅琊区民政局还加快构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有所医”有保障。近年来,琅琊区引入专业团队打造社会化养老机构,先后建成乐康老年护理中心、信德养老护理中心2家民办养老机构,集住养、医疗、护理、康复、休闲娱乐、智慧养老为一体,根据入住老人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分四个护理等级提供专业的介助、介护服务。机构采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聚焦阿尔茨海默症等重、难点老年病,实现专业医护团队24小时在岗,有效减轻了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家庭的照护负担。
“社区居家养老管理平台能够有助于医养结合机构,节约看病的时间成本,提高就医效果,也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现代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关爱。”三里亭社区养老服务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平台已对全区35个社区的养老信息进行个性化管理。不仅如此,目前,琅琊区民政局还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已积极推进全区5家养老机构同专业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3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医务人员进驻养老机构,对行动不便、中风偏瘫等进行专业护理,通过提供细致化的医养融合“菜单”供老人“点餐”,方便老人就近颐养和及时就医,有效满足专业照护的需求,最大限度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的获得感。
足不出户,大数据让智慧养老更有“温度”
目前,琅琊区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正在稳步推进。
一键呼叫、智慧检测床垫、智能机器人……这些智慧设施正逐步覆盖琅琊区的各个养老服务机构和部分老人家里,让养老真正智慧起来,让老人的生活更安全更安心。“十四五”期间,琅琊区将社区养老纳入智慧社区试点总体规划,统筹搭建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健康数据、服务资源等信息集约化管理。特殊困难老年人口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目前,琅琊区完成数据共享超过1万条,通过网络派单4.8万余次,用户满意率达100%。此外,还创新打造“智慧+”高品质健康养老用户体验,试点投放智能生理检测、行为感知传感器等10余种智能设备,实现老人状态24小时智能监测,为老人提供实时状态监测、居家安全报警、生活辅助等全方位照护服务,成功处理突发情况20余起。
“借助物联网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养老照护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滁州学院计算机信息学院院长、滁州市大健康养老产业研究院负责人赵生慧告诉记者,目前,智慧养老科技实验室已经研发出较为完备的居家与社区一体化智慧养老照护系统,包括面向居家的家庭感知网络、服务呼叫系统以及穿戴式(非穿戴)监测系统,面向社区服务中心的生活照料系统、健康管理与促进系统、慢病管理与康复系统等,可以为老人提供安全报警、生活辅助、24小时无人工状态监测(日常生活行为报表和生理参数报表)等,通过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对日常记录数据进行分析、预判老人的行为规律和行动轨迹,评估健康状态,识别出潜在异常情况,并提出针对性营养建议、心血管事件预防等干预方案。社区里、房间里随处可见的行为感知传感器在智慧养老中起到核心作用,“一旦老人出现不适,10分钟内就会触发预警警报。尤其对患有突发病状的老人,更需要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
让老年人真正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养老服务
接下来,琅琊区民政局还将不断延伸社区养老设施服务内涵,在社区养老服务站建立完善老人健康档案,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触角延伸至社区;促进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缝对接。在养老机构秉承“医护专业化、康复科学化、设备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构建以机构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蓝图,配备管护人员,逐步推进机构向居家延伸的养老新模式。
未来,琅琊区民政局还将进一步优化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环境,巩固社区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优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做好对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运营监管;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健康养老服务,支持部分闲置床位较多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同时,推进更多医疗卫生服务进家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老年人真正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养老服务。在强化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方面,琅琊区民政局将积极定制养老服务人才职业技能培养计划,引导有学历、有责任、有爱心的人士加入社会养老工作队伍,建立起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蓄水池”,进一步加深从业人员的专业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