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济宁高新区:创新体制机制  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1-07-20

      编者按:近年来,山东省济宁高新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以基层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区精细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架构,通过实施“360社区服务体系”“365社区治理体系”“八位一体议事平台”“六化融合治理机制”等治理模式,着力提升了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细管理新模式 幸福社区新生态

      本报通讯员 葛全玉 赵 文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高新区以党建为统领,持续推进社区精细化治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探索实施“360社区服务体系”“365社区治理体系”“小街道、大社区”“八位一体议事平台”“网格化服务”等治理模式。

      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

      完善社区共治机制。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党建服务体系,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组织、共建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八位一体共同参与社区事务,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机制。

      运行双轨互补机制。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实行村党支部和网格党支部双轨运行,“管理在支部、活动在网格、奉献在双岗”人员交叉,功能互补,各司其职。

      健全平台下沉机制。将街道机关职能科室整合成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治理指挥中心、社会组织服务(孵化)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养老服务中心、乡情展示中心、卫生服务中心、党建指导中心、应急处置中心、创客中心10大服务平台并下沉到社区,统一打造党员服务队伍,对接网格党建服务体系,实现管理服务一站统管,服务居民一门办理。

      强化依法自治机制。高新区不断健全完善《社区自治章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社区协商议事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逐步完善标准化治理,精细化管理,使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发展有指导、工作有要求、考核有依据。

      整合服务资源

      促进社区服务能力现代化

      完善“一刻钟”生活圈。围绕居民便捷出行,科学规划城际公交、区间公交等线路,整合教育、医疗、养老和商圈等居民服务保障要素,完善提升“一刻钟”便民服务生活圈。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了从农村拆迁安置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的华丽转型,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日益提升。

      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按照“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三大类别,推进为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合街道党群服务、政务服务、综治、物业等149项服务内容进驻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推行综合窗口“一窗受理”和网上办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以社区红色驿站、红色物业为平台,各类社会组织和市场化服务机构建立统一服务清单,社区居民按需点单,针对性开展服务,居民生活所需、日常所急、心中所依实现一单通办、电话直连。社区志愿者、专业社工配合协作,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和基层治理服务,使社区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

      夯实治安管理

      促进平安建设能力现代化

      强化综治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人防、物防、技防”的治安管理要求建设社区综治管理平台。社区及周边全覆盖摄像头联网技防,电子卡口智慧察防,重点区位人防有机结合。各社区安全体验中心全天候免费开放,居民可以随时接受安全教育,不定期开展安防演练。

      加强矛盾调解场所建设。高新区内现已建成106个“和为贵”服务中心,整合综治(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群众说事室”、人民调解室等职能。2021年1~6月,累计接待群众来访274起,办理各类案件797件,办结率、满意率、调解成功率100%。

      多元民生供给

      促进社区保障能力现代化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各社区均配套养老机构,健全老年人短期托养、日间照料、助餐助浴、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了高龄、空巢、失能、失智、失独、特困等老年人服务需求。

      丰富社区文体生活。全区建成社区健康教育基地、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等121处,社区文艺活动室,文化书屋、百姓大舞台等516处。各社区活跃文体团队238支、体育指导员450名,“五老”志愿队、乡贤志愿队41支。

      建设特色智慧社区。济宁高新区分类打造智慧党建、智慧产业、智慧综治、智慧应急、智慧环保等特色社区。如阳光城市花园社区建成了人车分流、人脸识别、楼宇视频对讲、监控、消防中控、智慧家系统等6大智慧系统,实现精准管理。

       

      洸河街道:“四个下沉”解决社会治理“四大难题”

      本报通讯员 李 贞 孔令伟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为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紧抓住社区赋权增能这个“牛鼻子”,着力推动“四个下沉”,全力解决“四大难题”,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党建下沉,解决基层治理“各自为政”的难题。坚持以健全基层党组织、提升党组织领导力为重点,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面做好“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成员,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组建或联合组建小区党支部41个、建成“红帆驿站”50个,实现居民小区全覆盖,倾力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7个,把党的领导延伸到城市治理的小区末梢,形成“党组织+群众组织+物业+社会力量”的多方联动格局,基本消除了“政府管不到、物业管不了、群众不愿管”的现象,让居民事有地说、难有人帮,建立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网格下沉,解决街道社区“头重脚轻”的难题。以网格化为抓手充实社区力量,按照每300~500户或1000~1500人的标准划分80个基础网格,做到“规模适度、体量相当、界定清晰、无缝衔接”。配齐专职网格员,实行“一巡、两访、三必”工作模式,网格员每日巡查不少于4小时,每季度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发生突发事件和邻里纠纷必到、困难家庭和空巢老人每月必访、安全隐患和重点人员流入等情况必报,当好政策方针宣传员、基础信息采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党群干群联络员,把居民诉求解决在“家门口”,把工作做到居民心坎上,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资源下沉,解决服务居民“无米之炊”的难题。聚焦居民日常生活最需要的政务服务、调解服务、志愿服务,努力“连天线”“接地气”,打出“组合拳”。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向下延伸。洸河街道9个村(社区)全部建成便民服务站,让居民、企业办事“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深化“和为贵”社会服务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高标准建成街道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室,不定期邀请“双报到”上级单位领导、法律顾问等人员参与矛盾调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更加精准专业。每个社区至少组建2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家政保洁、家电维修、治安巡逻、文艺演出等服务,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执法下沉,解决城市管理“各自为战”的难题。充分整合社区网格基础力量与街道职能部门、执法部门等专业力量,提升工作效能。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安全生产等重点难点工作,强化信息共享,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落实举措。围绕中小幼学、养老机构、小微园区、“多合一”场所等重点领域,起底式排查各类问题风险隐患,建立台账、销号管理,压紧压实生产经营方、物业管理方主体责任。组建一支城警联动队伍作为常备机动力量,“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平时分散包保片区,遇有重大任务集中力量攻坚,有效破解专业执法力量不足的难题,极大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金色嘉苑社区:推进“六化融合” 建设幸福社区

      本报通讯员 张 静 高梓淳

      山东省济宁高新区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是山东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全街道合一”的大型社区。社区建设安置楼房14878套,居民近3万人。社区划分为29个网格,由网格书记、社区“两委”成员、网格员共同组成网格工作队伍。

      在黄屯街道引导下,社区建立“六化融合”等社区治理机制,社区服务设施明显升级,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居民生活安全感不断增强。近年来,金色嘉苑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幸福示范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等荣誉。

      社区管理网格化,变“粗放管理”为“精细服务”。金色嘉苑社区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按照“一岗多责、一专多能,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资源共享、综合治理”的运行模式,每个网格细分5~10个不等的管理点,实行网格管理员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设岗定责、服务到户,切实把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个小区、每个楼栋、每户居民。

      社区管理社会化,变“政府独奏”为“多方参与”。社区构建了以党组织为统领,由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公益中心、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六方组成的“一核多元、六位一体、共享共建”和谐社区管理模式,强化社区自治组织职能,提高社区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一核六元”小组成员以调研、走访等形式,主动深入居民家中征求事项,建立问题台账,将适用于平台解决的问题形成议题,提交网格联席会议、“六位一体”议事联席会等议事机构讨论处理,并将问题分发给网格、物业公司、公共服务企业、个体经营户等社会主体参与解决。

      社区管理居民化,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治理”。社区围绕居民的服务需求,成立了四个公共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政府“不该管、不好管”的问题。法治共建服务平台依托综治服务中心,建立法律工作志愿者资源库;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综治服务中心,建设“一中心、一机、一线、一单”为主体的便民平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依托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立“培育、管理、考核、激励”一体化机制;志愿联盟服务平台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完善助老、助小、助残、助困专项服务。

      社区管理法治化,变“事后处理”为“前置平安”。为维护安全稳定,社区建立治安防范网络,形成以地方民警为骨干,以社区专职巡防保安队为基础,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安全体系。同时,不断加大居民工作力度,前置信访矛盾排查,将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起“调委会+社区志愿者”矛盾调处模式,从专业人士中招募法律志愿者参与矛盾调处,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社区管理信息化,变“环环交办”为“即时应对”。依托社区服务大厅,围绕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搭建一门式服务平台,提高了服务居民便捷化程度。在应对突发情况上,通过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网络信息工程等区域化可视系统,利用多级视频共享机制,联网道路交叉口、居民小区和公共广场出入口、农贸市场、人群密集区等监控探头,实时掌握各种信息,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处置。

      社区管理常态化,变“突击推进”为“长效保持”。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将街道机关干部充实到社区一线工作,做到职能下沉、人员到位。同时,加强工作落实督查,建立起“全覆盖、深排查、严整改”的督查体系,对网格重点难点问题、工作落实整改情况、工作作风建设等进行分组式督查。除内部督查外,还引入社会监督,将网格负责人职责、服务承诺、联系方式公布在社区居民楼栋墙上,接受居民监督,每半年组织网格内的居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区代表等人员对网格工作进行一次评议,充分发挥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中国社区报2021.7.9)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107/20210700035433.shtml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