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位于杭州老城区东南部,是西湖群山中深入城区的山体,由紫阳、云居、七宝、峨眉、螺蛳、狗儿、清平、金地、浅山、宝月、城隍、竹园、石佛、瑞石、宝莲等十多个小山相连组成,绵亘数里,高度在百米以下。
吴山是杭州城里非常著名的山岭,长期生活于小桥流水边的江南百姓无法体味太多崇山峻岭的豪放之美,在这里老百姓眼中,这低山已经非常让人喜欢了。
如今的吴山早已闻不到腥风血雨了,数千年前的那场吴越大战,在繁华而美丽的杭州城里几乎没有任何记忆了。
说起“吴山”这个名字的来历,就必须要提起两千多年前的那次大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山一带是吴越两国的边界,也是兵家争夺最凶猛的地方。当时吴国国都在今苏州,越国国都在今绍兴,“两国屡战于浙江之上”。
现在的西兴(那时被称为“固陵”)是钱塘江上最早的港口和水军基地。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国,而越兵退到绍兴(当时称为会稽),现在杭州则属于吴国。而吴山是吴国最南面的一座山,由此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吴山是由于一位著名的吴国大夫伍子胥而得名。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在越国大败后,越王句践卧薪尝胆,敬献美女西施给吴王夫差,自己又称臣,把越国称为吴国的属国。当时吴国大夫的伍子胥冒死力谏夫差。但吴王不听,反而把他杀掉。伍子胥临死前幽幽地说:“把我悬挂在东门吧!让我亲眼看见越国如何入侵,吴国如何灭亡。”吴王大怒,把他的尸体装在皮制的大袋里,投到钱塘江中。十年后,句践反败为胜,吴国被越国灭亡。
百姓念其冤屈、每年八月十五日,以旗鼓迎祭“潮神”。传说,钱塘江上的潮神就是伍子胥变的。百姓也在吴山上建伍公庙(亦称胥山庙),千年香火不断。不过伍公庙如今已经湮废了。
以上二说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二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均有记载,今录《西湖游览志》卷十二:“吴山,春秋时,为吴南界,以别以越,故曰吴山。或曰,以伍子胥故,讹伍为吴,故郡志亦称胥山,在镇海楼之右。”不论哪个说法,这些典故都告诉我们“吴山”二字的历史足足长达2500年。当年吴越征战的沙场早已被鲜花绿树覆盖,为纪念伍子胥的伍公庙也已圮,唯独“吴山”这一地名,见证了从这个地方蛮荒走向文明,从贫瘠走向富裕。
吴山其他称谓尚有:晾网山,两千多年前,西湖为一海湾,吴山为海湾一岬角,渔人在此捕鱼晾网,故名晾网山。胥母山,即胥山。庙巷山,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一:“庙巷山名吴山,又曰胥山。”伍山,清雍正《西湖志》卷六:“古称胥山,……昔吴人立祠祀子胥,故名,亦称伍山。”吴山上建有城隍庙,故杭城百姓又称城隍山。
吴山还有“伍山第一峰”之美称。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词中上片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据传此词传到北方后,金主完颜亮亦被词中所描写的美景所折服,便在所画的吴山上绘自己骑马的画像,并题诗:“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金国也因此与宋朝发起兵戈之争。
吴山古迹众多,风景优美,也是西湖群山中游人最多的山岭之一。“吴山大观”是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吴山天风”1985年又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来源:侯慧粦、史玉仙)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