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用心用情,帮受助者走实回家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1-11-25

    本报记者 赵晓明

    “最快12月,彭志刚(化名)的低保和残疾人生活补贴就能办下来了。”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赖景阳高兴地告诉记者。

    自民政部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以来,巴中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完善返乡人员信息台账、反复流浪乞讨人员信息库,让像彭志刚一样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得去、留得下、稳得住”。

    20年持续在外流浪

    今年6月30日,赖景阳第一次见到由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护送而来的彭志刚。

    见面时,无论赖景阳怎么劝导,彭志刚就是一句话也不说。根据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提供的信息,经过系统查询对比,确定彭志刚为恩阳区人。赖景阳联系上了恩阳区九镇政府,商量送彭志刚回家事宜。

    据当地干部介绍,彭志刚出生在九镇彭家梁村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均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生活极为困难。彭志刚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一缕欢乐和希望。但好景不长,彭志刚的父母发现,彭志刚智力水平低下、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差。上小学二年级时,彭志刚便因为实在跟不上进度而离开了学校。由于一直看不到希望,彭志刚的母亲于1994年离家出走,从此便杳无音讯。

    2002年,为谋求更好的生活,彭志刚选择了外出务工。但因智力障碍,找工作时四处碰壁,更别提赚钱了。就这样,彭志刚四处流浪,靠乞讨或捡废品为生。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彭志刚多次拒绝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带其入站休息、寻亲的帮助,一直在外流浪。长时间联系不到彭志刚,村里将情况报告给当地派出所,按照工作流程,派出所按失踪人口注销了其户籍。2017年,一直盼望儿子回家的彭志刚父亲因病去世,彭志刚的回家路更加艰辛。

    回家后再次离家出走

    2020年4月22日,南充市南部县下起了小雨,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例行街面巡查时,在定水镇发现了彭志刚。

    发现彭志刚时,他正在路上走着,身上的衣服很脏,且已经半湿了。经过劝导,彭志刚表示愿意到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在交流中,工作人员得知,彭志刚已经流浪了许久,在云南省、四川省广元市等地反复流浪。

    南部县救助管理站求助登记表上显示,当日十一点零七分,工作人员将其带回站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站后,测体温,做详细的身体检查,换一身干净的衣服,经过大家的一番捯饬,穿着黑白格子衫的彭志刚精神了不少。

    过了没多久,经与其家乡联系,南部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护送彭志刚返乡回家。多年来第一次回到家乡,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见到儿时的伙伴,彭志刚显得极为紧张。可熟悉的乡音,终究让彭志刚放松了下来。

    回家之后,彭志刚的户口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彭志刚的堂姐带他到派出所恢复了户籍。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在家待了没几天,彭志刚没跟任何人打招呼,又离家出走了。

    想方设法让人留得住

    兜兜转转,彭志刚陆续被多地救助管理站救助,可他一直拒绝回家。今年6月30日,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彭志刚踏上了回家的路。巴中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送彭志刚到九镇政府,与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把他送到了彭家梁村。

    把彭志刚送走,巴中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张皓森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帮助其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张皓森和赖景阳商量,不仅要送彭志刚回家,还要做好回访工作,真正了解彭志刚的生活状态,想方设法帮助彭志刚开启新生活。

    赖景阳原本计划7月中旬到彭志刚家中回访,但因新冠肺炎疫情,一直到10月26日才得以成行。与工作人员一起,赖景阳驱车前往九镇彭家梁村。走到彭志刚家中,只见其房屋外墙已经过简单的粉刷,老旧的屋门还未更换。屋里依旧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彭志刚只能睡在一张破木板床上,屋角的地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南瓜。

    坐在彭志刚屋门口,赖景阳和彭家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彭明安及四社社长彭绍祥进行了一场简短的座谈,详细了解其土地、房屋、农业生产、转移性收入等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

    随后,赖景阳前往恩阳区相关部门查询彭志刚的低保、农业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情况。经核实,彭志刚单独立户,尚未享受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民政救助政策,也未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农业补贴,生活非常困难。

    了解到这种情况,赖景阳和工作人员为彭志刚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考虑到今年寒潮提前来临,又为其送上棉被、棉衣等,助其温暖过冬。

    如今,按照工作流程,恩阳区民政局正在为其办理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等救助政策,着力保障其基本生活。

    “希望通过各种政策合力,让彭志刚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张皓森说。按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要求,巴中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加大对反复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力度,通过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点对点帮扶,千方百计让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回家后的生活有保障。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1.24)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111/202111000381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