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资讯

    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养老——安徽省养老服务发展实践探索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1-12-08

      12月2日,2021年全国民政论坛以视频会形式在京举办,专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交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会上,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冬云同志以“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养老——安徽省养老服务发展实践探索”为题,作了交流发言。


      让老年人更有尊严地养老

      ——安徽省养老服务发展实践探索 

      9月,李纪恒部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真情畅谈了未来民政事业发展的9个愿景,第一个美好的愿景就是,“未来的老年人都能有尊严地养老,都能过上安心、静心、舒心的晚年生活,失能的老年人得到悉心地照料,幸福颐养不再成为一些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焦虑,老年成为人们期待的人生新阶段。”亿万老年人希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对新时代民政工作报以深深期许。

      近年来,安徽在民政部的关心指导下,与其他兄弟省份一样,聚焦老年人所思所盼所愿,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城乡统筹、贴合省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十四五”的养老服务发展也作了规划。

      安徽于1998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全国和大多数省份情况一样的是,老龄化程度深、进程快。从1998年起,安徽老龄化以年均0.4个点的增速、近30万人的增量快速发展,至2020年底,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1146万人,占比18.79%;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916万人,占比15.01%。两项指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09、1.51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分别位于第17位、第9位。与一些省份不尽一样的是,去年底全省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年人均3.94万元和1.66万元,较全国平均水平(4.38万元和1.71万元)分别低4400元和500元。全省老年人口抚养比22.83%,高于全国(19.7%)3.14个百分点;“空巢家庭”占老年人家庭达到65.1%,独居比例达到15.5%,农村留守老人保守估计133万人。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的困难老年人107.9万。这些数据反映的是,安徽在老龄化的进程中,未富先老、家庭照护功能弱、困难老年人占比高等情况更为突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为困难老年群体提供兜底保障、为传统家庭照护提供服务支持、使人人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责任重大。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养老服务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各级民政部门履职尽责,养老服务工作在实践探索中成效显现。

      一、高站位系统谋划,加快构建保障发展的制度框架。省委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常委会和深改委工作要点,省委编办支持省民政厅新设立15个编制、正处级建制的养老服务发展中心,省委书记郑栅洁同志履新安徽以来,已就养老服务作出8次批示指示;省政府连续9年将养老服务列入省政府33项民生工程,坚持6年将养老列入对各市政府考核范围,设置2项养老表彰市县政府事项。特别是去年以来,《安徽省养老服务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十四五”养老规划列为省政府重点规划、养老服务新三年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发布,草案和文件陆续审议发布,基本形成以立法为法律保障、规划为中期指引、行动计划为操作指南的系统的制度框架,构建起养老服务政策的“四梁八柱”。

      二、保基本优化供给,加快构建供需对接的服务体系。一是合理分层。兜底保障上,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全面施行,惠及61万低保老人、覆盖面达到78.3%;在六安市创新开展集中供养扩面试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不能自理老年人给予集中照护;在滁州市试点开展农村敬老院县级统管,提升特困机构服务水平。中端普惠服务上,在全国率先建立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出台《政府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指南》,明确政府基本养老服务供给责任。高端,一批高端养老社区相继落地,老年人个性化服务更有选择。二是优化形式。居家养老上,支持家庭发挥养老功能,适老化改造、“喘息服务”、家庭成员照护技能培训等陆续列入市、县两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社区养老上,在全国率先施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强制配建政策和“四同步”机制,全省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总面积225万平米,建成县级、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236个。机构养老上,建成养老机构2508家、床位40.5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48.8%、社会力量运营床位占比62.2%。值得一提的是,安徽2346的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政策【根据收住老人自理、轻、中、重度失能4个能力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0元、300元、400元和600元的运营补贴】,是在全国率先施行且刚性较强的政策,有力撬动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医养康养结合上,对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给予补贴,命名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6个、示范基地12个。三是城乡统筹。在农村探索开展3项工作:对留守、独居等困难老年群体进行定期探视走访,组织低龄自理老人开展睦邻互助服务,对农村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服务,在现有保障水平下,建立起兼顾农村留守老人、自理老人和失能老人的服务网络。

      三、管行业综合发力,加快构建放管有序的监管机制。省政府印发健全综合监管文件,省直13个部门联合出台登记备案和监管办法,初步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公平竞争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发布《安徽省养老服务市场公开指引和政策清单》,明确省外、境外资本享受与省内投资者同等扶持政策。行业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全省运行中的已备案养老机构重大风险隐患基本清零,去年以来未发生1起重大安全管理事故、未造成1例新冠病毒感染、未新发1起养老服务非法集资案件。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立省级养老服务标委会,今年发布7项地方标准,省级地方标准累计发布50项,稳居全国前列。

      四、强支撑多措并举,加快构建扶持有力的要素网络。“钱”,省财政设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年安排预算近4 亿元;今年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资金2.09亿元;世行贷款首个养老项目落地安徽,贷款总额1.18亿美元;设立安徽养老产业投资基金,规模30亿元。“人”,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十百千万”工程,遴选10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出台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实施方案,明确3年9万人次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目标,挤进就业提升计划大盘子给予培训补贴。“地”,省和16个市民政局悉数成为同级规委会正式成员,推动各市主城区和50万人口的县(市、区)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详规。“技术”,省政府印发《加快发展智慧养老若干政策》,省本级累计安排9600万元用于试点示范;建设全省性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和监管平台,建设资金5000万元。 

      五、抓创新协同共进,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一方面,争创各类试点示范。全省9个市先后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国家人工智能养老服务实验基地等试点示范,争取部国康中心在安徽设立康复辅具(合肥)研究院。自我加压,在省内创新开展农村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产业园区等试点示范遴选。另一方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办第2届长三角民政论坛,签订养老区域合作合肥备忘录;省和13个市与沪苏浙签订合作事项;打造首批5个长三角康养基地;连续5年成功举办老博会,每年吸引国内外和长三角参展企业近200家、签约金额2.5亿元。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安徽养老服务行业整体安全运行,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兜底有力、普惠均等、城乡统筹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美好愿景正在江淮大地逐步变成生动现实。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拉高标杆对标全国先进省份,对标教育、医疗等其他民生工作,安徽养老服务还处于由传统兜底保障向基本公共服务转型的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资源配置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向失能等不能自理老年群体、向农村地区的倾斜仍然不够,独居、空巢老人的居家安全保障还需加强,在行业管理、要素支撑、政策统筹等方面,也还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据预测,2022年,安徽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1300万、占比达到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0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777万,接近3成,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近期,李纪恒部长在部机关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上强调要求,“要紧紧围绕应对人口老龄化,使人人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涉及养老服务工作的落实,科学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务实抓好具体工作推进,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启动实施5个行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行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优化行动、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养老服务发展要素强化行动】,努力构建6大格局【家庭、政府、社会定位明确的责任共担格局,方向、思路、措施明确的政策供给格局,成熟定型、供需对接的服务供给格局,放管有序、主动服务的行业管理格局,可落地、有刚性的要素保障格局,个人和家庭自付、政府补贴、保险共济的支付保障格局】,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推动安徽养老服务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让江淮大地上的1100多万老年人养老更有尊严、更有支撑、更加快乐!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mzyw/1207083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