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资讯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全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来源:云南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2-02-19

      2月10日下午,全省民政工作视频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两会”和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1年全省民政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厅党组书记、厅长卫星出席会议并讲话。

      

      075.JPG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疫情防控和各项民政工作,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争先进,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坚持改进和完善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和“魂”,确保全省民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制定任务分工方案,逐项盯住抓落实。

      二是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继续将136.72万名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脱贫人口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积极推广使用“政府救助平台”,初步建成覆盖517.47万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信息平台。

      三是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及时有效。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升全省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省300.4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67.76万人次得到临时救助,13.42万人得到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认定实现“跨省通办”,发放补贴8.6亿元,惠及73.5万名残疾人。保障9427名孤儿、1.7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开展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救助各类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4万人次。

      四是养老服务事业加快发展。制定出台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管理、加强城镇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政策文件。省级共投入资金6.67亿元,完成“惠老阳光工程”,县级失能照护机构实现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比达45%,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达100%。大力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幸福食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73%。组织养老服务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发放高龄津贴省级补助8000万元,惠及94.1万名高龄老人。

      五是基本社会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将建设经营性公墓审批权下放至州(市)级民政部门;省级下达8468万元,支持殡仪馆设施改造和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联合开展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加强婚姻管理引领婚育新风专项行动,全省早婚人数持续保持“零增长”;开展婚姻登记跨区域办理改革试点。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加强,落实孤儿等特困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实现省、州(市)、县(市、区)三级全覆盖;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覆盖监护人56万余人、儿童51万余人。圆满完成桂滇省界第四轮联检和省内8个州市间县界联检任务。深入开展“保护地名文化、记住美丽乡愁”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广泛开展红色地名文化宣传。

      六是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取得新进展。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进一步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全省行业协会商会累计为3万余个会员企业减免和降低收费1.3亿元。慈善事业和社工志愿服务有序推进,召开全省第一次慈善工作会议。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8.45万人,注册志愿者661.51万人。

      同时,全省民政系统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民政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认真研究民政领域新问题、新课题,宣传、统计、信访、安全、保密、档案管理、机关服务保障、离退休干部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068.JPG

      会议明确了2022年工作思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两会”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创新,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自觉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切实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部署了2022年民政工作重点任务:

      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继续保持社会救助兜底政策总体稳定,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提高“政府救助平台”、“一部手机办低保”使用效率。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

      二是加快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点人群服务保障,增强养老机构康复护理服务供给能力。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强化特困老人兜底保障。发展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开展乡镇敬老院“三改”工程。大力培育养老产业。

      三是扎实做好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转”起来,工作制度“实”起来,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快”起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准”起来。

      四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加快编制和实施云南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巩固和拓展“社区万能章”治理成果,持续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和推进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斗争。

      五是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组织政治引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巩固打击整治社会组织领域突出问题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持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工作。

      六是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和社工志愿服务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慈善主体,积极壮大慈善力量。大力弘扬慈善文化,拓宽参与渠道。加强慈善组织监管,建设“阳光慈善”。开展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加强志愿服务制度、组织和平台建设。

      七是不断提升社会事务服务质效。坚持殡葬的公益属性,加快补齐殡葬服务设施短板,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推广使用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化系统。做好残疾人福利工作。深化婚姻登记“跨区域”和婚俗改革试点,继续开展婚姻管理引领婚育新风专项行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八是严格规范行政区划工作。加强行政区划规划研究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深化依法管界治界和平安边界建设。

      九是统筹民政事业发展和安全。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抓细抓实,将风险意识贯穿到各领域各环节,进一步压实民政部门监管责任和服务机构主体责任。

      会议强调,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针对当前民政工作在思想认识、方法手段、精准精细管理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着力提升民政工作法治化、信息化、项目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

      会议要求,要全面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狠抓政治机关建设。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分管领导“一岗双责”,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坚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不能“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成了”。切实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关爱基层和困难干部职工,深入挖掘、充分宣传民政干部先进典型,为推动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斌主持会议。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驻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在主会场参会。各州、市民政局负责同志,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会。


    原文链接:http://ynmz.yn.gov.cn/preview/article/18798.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