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扎实做好民政兜底保障工作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2-03-26

    河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杨 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充分体现了大国领袖的为民情怀,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2021年,河北省共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孤残儿童等各类服务对象506万人次。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普惠养老,关心关爱特殊和困难群体,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真正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兜底保障

    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社会救助关乎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我们要坚决履行好兜底保障政治责任,切实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

    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北省222.9万名脱贫人口中,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占比35%。要保持兜底保障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落实“渐退期”“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就业成本扣除”等政策,深化急难救助、服务类救助,不断提升救助实效。持续做好重点人群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依规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将低保对象等6类困难人员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加强部门信息共享与数据比对,主动查找、及时发现群众致贫风险,提供相应救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加快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7.9万人、城乡特困人员25.6万人。我们将强化“三办法一机制”落实,对低保边缘家庭全面精准核查、精准认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确保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科学合理,不断提高精准度、细致性。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研究出台临时救助管理办法。逐步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力度,加快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多元服务转变。规范救助类基金会运行,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基金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水平。推进全省统一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加快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大救助信息共享格局,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经办能力,总结推广低保审批权下放试点经验,进一步提高救助效能。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发挥各级核对机构作用,推进省、市、县三级信息核对网络体系建设,缩短核对时间,拓展部门对接,提高核对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围绕社会关切

    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聚焦老年人需求精准发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安。

    完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强化顶层设计,颁布实施《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健全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分解到年度和各市县,确保规划目标落实。出台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完善老年人综合评估制度。修订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奖补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制定人才培养政策,举办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质量。全省4717个城镇社区建有4991个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已实现社区全覆盖。着眼老年人需要,不断健全社区日间照料服务机制,在全面覆盖和全面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以日间照料机构为中心,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支撑,以服务热线、“一键通”终端和服务平台为纽带,以“生活照料、助餐服务、心理慰藉、上门服务、远程监管”等为基本服务内容的社区日间照料信息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日间照料信息化全覆盖,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目前,全省共有养老机构1777家,床位23.8万张。着眼未来,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着力解决养老服务机构供需不平衡、发展不充分、市场不活跃等问题。开展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点)综合评价,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使养老服务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和床边聚集。持续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扩大护理型床位规模,提高失能照护能力。

    强化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以农村敬老院、非等级养老机构、住有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为重点,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达标抽检,实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立覆盖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的养老服务行业信用管理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集中整治养老服务领域诈骗问题,让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聚焦特殊群体

    稳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社会福利事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体现一个地方社会文明与进步的程度。针对全省广大特殊群体的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目前,全省共保障5735名孤儿和903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下一步,推动出台《河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有效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落实“家庭监护为主体、社会监护为补充、国家监护为兜底”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合力。强化政策落实,持续提高基层部门精准认定能力,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推行孤弃儿童市级集中养育,推广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家庭式养育模式,帮助孤弃儿童更好回归社会。持续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

    强化“三留守”人员照护服务。加强1.4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动态信息管理和档案建设,健全监护指导制度,督促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关爱行动,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搭建创业发展平台,提升关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动态调整的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关爱服务,落实定期巡访制度,帮助解决生活需要和实际困难。

    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健全残疾人福利制度,合理调整补贴标准,确保将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保障到位。推进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探索开展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深化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建设,发挥康复辅助器具助残助老服务作用,办好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业与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力度。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救助管理协调机制,不断提升救助管理水平,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加强街面巡查力度,救助管理机构求助热线24小时畅通、救助专用车24小时备勤,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以及临时遇困流落街头人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加大“互联网+救助寻亲”力度,推广应用易走失人员电子档案和AI识别系统,完善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有效提升救助管理精细化、准确化水平。

    共织幸福网,一起向未来!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觉践行初心使命,怀着为民爱民之心做好民政工作,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救助措施,加大政策供给,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送进千家万户。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3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203/2022030004078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