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深化制度改革 切实兜住底线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2-04-03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  刘喜堂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针对需求精准施策、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等社会救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社会救助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作出系统、完整、全面的论述,为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救助的根本属性,为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民生情怀,要求我们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困难群众,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这是对社会救助根本属性的深刻诠释,是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鞭策鼓舞。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社会救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基础性地位作用,切实担负起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政治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救助的目标任务,为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这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宏观谋划,又是对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具体部署和要求,是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紧紧围绕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谋划、研究、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深化制度改革,加快构建信息聚合、资源统筹、高效便捷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救助的重点举措,为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规划了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我们要深刻理解“精准”和“兜底”的深刻涵义、内在要求,“兜住底”要求我们必须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兜准底”要求我们必须精准确定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把宝贵的救助资金和帮扶资源用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兜好底”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确定低保等救助保障标准,确保既不超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能使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民生保障放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实现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救助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砥砺奋进,全力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细化各项政策举措,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深化改革不是重建制度,而是要聚焦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如收入财产的科学核算、救助对象的精准认定、救助政策的衔接联动、救助程序的规范优化等,用小切口撬动大改革,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二是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完善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拓展平台功能应用,建立与社会救助管理部门之间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全面开展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认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政策。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监测预警、分类救助、综合帮扶等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

    三是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有关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优化审核确认程序,适度扩大救助范围,全面实施低保边缘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人保”政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等,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或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充分发挥基本生活救助制度的兜底作用。加快推进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城乡统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持有居住证人员在常住地申办低保。健全低保等救助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四是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地、居住地限制,推动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完善和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等政策,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备用金作用,持续提高临时救助制度可及性和救助时效性。及时了解掌握受疫情灾情影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情况,指导相关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应对举措,对因疫因灾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明确服务类救助供给主体、对象范围、服务内容、运行机制、保障措施等,推动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畅通社会救助服务热线,规范热线值守,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五是加强社会救助资源统筹。牵头统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民政部门的职责。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牵头”的责任,在“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在“统筹”资源上做文章。通过救助对象的统一认定、动态监测、信息共享等,凝聚救助合力。健全完善社会救助部门协调机制,特别要发挥好县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有效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策有效衔接,形成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合力。

    六是健全社会救助监督检查长效机制。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安排,组织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综合治理,以“人情保”“关系保”整治为重点,严肃惩治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吃拿卡要、挪用贪占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守护好困难群众的每一笔“救助款”、每一分“保命钱”,确保低保等各项救助政策公开公平、落到实处,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4月2日)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204/2022040004100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