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湖南省民政厅对口帮扶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罗家水村——共绘山乡巨变的新时代画卷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2-04-03

    本报记者 王 铭

    春光正好,农时催人。开春后,湖南省民政厅驻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罗家水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边谋划春耕生产,一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引导群众从家庭小灶台走向乡村振兴大舞台,真正把乡村建设得更强更富更美。

    既要做群众“贴心人”,更要做乡村振兴的“操盘手”——自2021年5月7日驻村开始,驻村工作队的3名队员与村“两委”共同担负起推动学理论、强组织、固成果、兴产业、美村庄、共治理、育人才、优服务“八个推动”职责任务,厚植为民爱民情怀,与村民共绘党建红、民生暖、群众富、生态绿、民风淳的山乡巨变新时代画卷,充分展现了民政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作为。

    党建引领聚合力 “五兴”积分有新意

    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谭显润第一眼见到罗家水村时,便跟队员们说了一句:“看,这个村子就像挂在半山腰上一样。”这个富有诗意的表达,却是罗家水村的痛点。驻村工作队在座谈和走访中发现,很多村民认为村子难有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村里的千年银杏、百亩梯田、瀑布群等自然资源难以产生效益,对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更是缺乏热情。

    罗家水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处于500米至1000米之间,共有村民小组12个,有村民1016人。

    为了凝聚发展合力,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实际,从夯实党建根基出发,找准乡村振兴支撑点。很快,以党支部设置标准化、组织生活正常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体系化、阵地建设规范化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建强计划付诸实践,把党课课堂也搬到了田间地头,成立的乡村振兴党员先锋队更是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带领村民复垦抛荒农田60多亩,沿着村道沿线植树3000多棵。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管,严格执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

    党员走在前、干在前,群众看得见、能感知。去年9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合计,趁热打铁,开展乡村振兴“五兴”积分管理,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对标设置了27个加分项目、13个减分项目,旨在增强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经过半年多的推动,村民们累计积分达4.5万多分。

    3月5日,在罗家水村首次积分兑换物资活动现场,香皂、洗衣液、一次性水杯等物品琳琅满目,前来兑换的村民络绎不绝。村民李立都通过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积累了400分,高高兴兴地兑换了10多件生活物品。“这更像一份荣誉。”他笑着说。

    兜底保障出实效 产业富民不等靠

    开展驻村帮扶,赋能乡村振兴,就是要走进群众心里,解决民生痛点。驻村工作队精准施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通过产业助力,高质量强筋骨、活血脉,在具体工作中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

    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湖南省民政厅对3户监测户、106户脱贫户实施结对帮扶、综合施策。先后发放慰问金10万元,累计解决生产生活问题86个,发放残疾人康复辅具48人次,慈善助学助餐65人次,修缮改造房屋50户,救助受灾群众60多户。同时,引导社会组织来村设立社会工作室、留守儿童关爱室,并链接帮扶款物近150万元。

    产业发展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驻村工作队聘请高校专家团队,紧紧依靠村“两委”,围绕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编制了符合实际、切实管用的乡村振兴规划。

    为了发展乡村旅游,驻村工作队拓宽村道10公里,安装路灯110盏,对全村路口、景点、村组设置标识牌,建成风雨桥、观景台、观景亭、入村牌楼。同时,确定了以建设千年银杏园景区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争取罗家水村纳入当地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去年来村观光游客达5.5万人次,农产品、农家乐、民宿经营收入达28万元。目前已经建成的蘑菇种植基地、特色水果采摘基地,预计年销售额将突破30万元。

    同时,出台15条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外出村民返乡创业,鼓励村民创造美好生活。罗家水村6组的李振国去年下半年思虑再三,决定转让在广东经营多年的宾馆业务回村创业,一并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他投入10多万元参股村集体的蘑菇种植基地,并被村集体聘为销售经理;9组村民杨文典将在外务工积攒的20多万元投入村集体的养牛场,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当起了“牛司令”。如今,他们都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找到用武之地。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还带领村民发展高山粮食产业,对现有耕地、闲置土地进行提质增效,共平整复垦耕地100亩,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500亩,预计每亩可增收300元。改造低产楠竹林1000亩,提高楠竹产出率,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驻村工作队扎扎实实的工作,罗家水村的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人均收入从2020年的5160元,提升到了2021年的6650元,预计今年可以达到9000元。

    苗乡新风换新颜 文化赋能添底蕴

    乡村振兴需要环境做底色,也需要文化做内涵。罗家水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见人、见物、见生活,劲吹苗乡文明新风。

    驻村工作队全力保留住传统村庄的风貌,在人口集中院落、村主干道两侧,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苗族风俗、农耕文化、民政文化、千年银杏等主题,绘制精美墙绘30多处,建成苗族文化创意区、农耕文化创意区,打造“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一笔一画描绘乡村振兴的诗意画卷。

    美丽乡村既要美在环境,也要美在人心。罗家水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选有威望的党员乡贤,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让群众“唱主角”“挑大梁”,推进乡村自治、德治、法治融合发展,充分释放乡村治理效能。现在,村里铺张浪费、大摆筵席等不良习气得到极大改善,新风尚、新气象扑面而来。

    去年年底,村“两委”采取“群众推、代表议、榜上亮”的评议方式,选树了12位道德模范、孝老模范、卫生模范、教育模范、公益模范。70岁的老党员杨支桂,因为带头参与义务清理村主干道、宣传党的政策、发掘传播本村优秀苗族文化,被评为“首届道德模范”,村民们说这个荣誉他当之无愧。

    罗家水村还建立了一支苗族文艺队,他们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开展接地气的文艺创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弘扬时代精神,引领文明乡风,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村民心中。

    姹紫嫣红,百花争妍,正是人间四月天。如今的罗家水村,乡村振兴百花齐放,特色农旅拔节生长,一部新时代的“山乡巨变”正在火热上演。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2年4月1日)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204/2022040004091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