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醉虾醉蟹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4

      □李晋

      四五把活蹦乱跳的河虾,养上一阵,洗净,抓到玻璃碗里,浇上白酒、腐乳汁,撒上细盐,再放一撮香菜,一把姜末和蒜泥,盖上盖子,闷上半刻,半透明的虾在透明的碗中蹦跳,一上一下间,酒浸润其身。揭开盖子后,虾已安静躺下,只有虾须、钳子、步足在轻微抖动——它似乎只剩下这一些知觉了,但有时等筷子夹上来一只醉虾后,稍不留神,醉虾挣脱筷头的挟制,蹦跳到桌底下,一时半会很难找到。

      醉虾的状态类似浑浑噩噩的人生。鲁迅曾把旧时代的国人形容为醉虾,说“虽然还活着,在餐桌上活蹦乱跳,实际上已经是昏昏沉沉了,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近”。他还描述过吃醉虾人的心理,“虾越鲜活,吃的人便越高兴,越畅快”。

      如醉虾一样鲜活、看着也让人心动开心的还有齐白石画的虾。对画中的虾来说,“醉”它者是水墨,但墨中也可能有酒精的成分,齐白石有部分画作是喝酒时完成的,或许有酒液顺着他的白胡子渗入到虾画的肌理当中。

      虾不醉人人自醉。醉生梦死的虾,成就了味蕾的惊艳之旅。吃醉虾难免有些暴力美学的成分,以牙齿夹住醉虾,缓缓挤推,银白的虾仁像是坐着滑滑梯一样,滑到舌面上。舌片的舔触,牙齿的嚼食,醉虾的绵软、滑嫩的数据传输到味觉中心,再经味蕾的高度分析,醉虾的鲜甜被发扬光大,虾肉自身的清甜和酒水的绵甜融合并进,仿若一口口甘冽清泉,在嘴中诗意地涌现。

      醉虾用虾要活,醉虾用酒要醇,选高度数的纯粮发酵的白酒呛醉虾为佳。勾兑酒与鲜虾门不当、户不对,更不能心心相印。虽勉强放一起了,味道大致上说的过去,但味蕾会有清浅的酥麻感,吃了数只醉虾后不免口干,完全失去了那种甜津津的回味。

      品美食,要新鲜,醉虾“鲜”的更有实效,要现醉现吃,这不是对美味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负责,醉虾放久了吃易闹肚子,这和同为生冷食物的醉蟹有很大不同。

      蟹醉后,可存放百余天,它和醉虾的另一区别是,醉蟹少有家庭制作,多由食品厂制作的。家乡泰州多湖泊,水产丰富,以前秋风一刮后,乡村有经验的渔人在田野沟汊随便支个簖篓,就能捕到很多的螃蟹。以前物流不发达,螃蟹不可能鲜活的卖到远处,酿酒的糟坊就大量收购,做成醉蟹远销在外。

      醉蟹在我们这里历史悠久,明朝洪武初年,童姓商人就在中堡镇生产、销售醉蟹了。清代著名诗人赵翼流寓泰州时,品尝了醉蟹后,简略记载了醉蟹的制作手法,为“泰州人贮甘醴,投蟹于中,听其醉死,谓之醉蟹。味极佳。”

      我幼年时曾在食品厂见过醉蟹的制作过程,先选出膏肥肉丰,卵黄盖顶的螃蟹(二两多左右的公母蟹均可)在池中养上几天,让蟹自行清除掉腹中的污物,这之后把蟹洗刷干净,投入盛满米甜酒的陶瓦缸里头,加上秘制的十多种配料封存上一个月。期限一到,把醉蟹连同酒水装进古色古香的四系小坛子密封起来。但公蟹和母蟹是要分开来腌制存放的,这是清人朱彝尊的经验之谈。

      吃醉蟹时,打开坛盖子,首先就会有一股混合酒味和蟹鲜的香味扑入鼻中,用筷子把蟹夹出来,那螃蟹还保持着在自然界张牙舞爪的神态。把醉蟹盛入碟中掀开蟹壳时,会看到蟹爪内的蟹肉透明像白玉,蟹腹中的蟹膏莹润似琥珀,蟹黄璀璨如蜜蜡,令人食欲大开,拿起醉蟹轻轻吸吮一口,鲜香的蟹黄,腴爽的蟹膏,滑嫩的蟹肉。呈半流质状态,它们和醇香的酒汁被吸入嘴中,流过喉咙,自上而下,一路异香,使我想到喝过的一种叫做“一线喉”的老酒,有这样的雷同效果,醉蟹叫“一线香”也不为过。

      特别要友情提示的是,近来查酒驾甚严,开车之前,最好别吃醉虾、醉蟹,即便神志清醒地上路驾驶,还是有可能被测出体内酒精,这是吃醉虾、醉蟹的注意要项,加上我其他絮絮叨叨的文字,这篇文章勉强可以算是这两味醉食的食用说明书吧。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2/fayuanwenyi_0616/196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