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贷款培训后被解除“劳动关系”这个套路要小心!

    来源: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4

    又逢毕业季,找工作是一件大事,可要擦亮眼,警惕培训中介机构陷阱。

    贷款培训后被解除“劳动关系”

    小华(化名)是某高校2021年应届毕业生,毕业时间为2021年6月。2020年10月,小华与A公司签订《室内设计师就业培养实训协议》,约定A公司为小华进行就业培训,培训期满,公司负责为小华推荐工作,公司可根据实际项目需求留其在公司工作,或由公司保证至其合作设计公司就职,就职薪资不低于4000元,合同于推荐就业成功时终止。

    小华在A公司员工介绍下进行网络分期贷款,向A公司支付培训费用2万元。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小华在A公司接受培训。2021年3月,在A公司推荐下,小华在深圳某公司就业,实习期为两个月。

    两个月后,该公司向小华发放工资,每月工资1500元,共计3000元,并以小华能力不符合岗位需求为由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

    随后,小华诉至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双方此前签署的协议并要求A公司返还培训费。

    法院:解除协议,A公司返还培训费用

    A公司辩称,该协议是在双方真实意愿下签订的,真实有效,且双方已经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在合同目的已经实现的情况下,原告无权要求被告返还合同款。再者,双方合同的目的是提供实训培训并帮助实现就业,并没有约定保证通过试用期成为正式员工。关于劳动合同的可持续履行,既没有合同约定,也没有现实意义,更没有法律依据。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理后判决,支持小华解除案涉协议及要求A公司返还培训费用的主张。A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后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争议焦点

    双方签订的《室内设计师就业培养实训协议》应否解除?A公司应否向小华返还培训费用?

    首先,从查明的事实来看,A公司未经人社部门许可审批设立民办培训机构,并不具备相关的职业培训资质,向小华提供培训服务,不符合规定。

    其次,双方签订协议的目的是使小华具备相应工作岗位的工作能力,到用人单位工作获得一定金额的劳动报酬。结合小华提供的证据及其到深圳某公司工作期间尚未完成大学学业的情况,小华到深圳某公司工作属于实习期,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不符合协议约定的就职条件。A公司没有证据证明小华被深圳某公司正式录用。A公司主张双方合同已履行完毕,与事实不符。小华主张解除协议有理,应予以支持。

    因此,A公司向小华推荐的用人单位并无录用小华,小华请求解除合同,返还相关费用,应予以支持。

    法官:求职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本案虽是教育培训合同纠纷,但双方签订的培训协议的内容和目的是让参加培训者获得理想的工作,双方应当按照协议履行。一方面,公司应具备相关的职业培训资质,合法合规开展教育培训;另一方面,公司也应当综合考量参与培训者的条件与水平,为其提供有针对性培训,寻找和推荐符合协议约定的岗位。

    与此同时,在校大学生求职心切,在毕业前寻找实习单位增长工作经验的做法虽应鼓励,但是也应当加强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核查培训公司资质。可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渠道查询其工商登记信息,了解是否具备相关的教育培训资质及其他信息。

    二、了解欲就职公司情况。可以在就业网站上搜索相关公司的评论,或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该公司参与诉讼的情况。

    三、高度警惕分期贷款事宜。寻找工作过程中,若被“提议”办理分期贷款进行付费,应高度警惕,科学合理评估自身情况及潜在风险,谨慎决策。


    原文链接:http://www.gdzf.org.cn/zwgd/202206/t20220613_109782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