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北京顺义:救助路上的温馨镜头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5

    本报记者 安 娜

    6月19日上午,北京市顺义区救助管理站迎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的前提下,社区居民代表、社会爱心人士等走进站内部分区域参观,了解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政策和救助流程。

    “我们的救助对象是,在顺义区域内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民政其他兜底保障政策的人。”一名工作人员指着展板给正在参观的群众介绍。

    “6月19日是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转眼间,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这十年,得益于集中的社会宣传,救助管理站从神秘走向开放,被大众所理解和熟知;这十年,也是顺义区救助管理站加强规范化建设,大力提升服务标准的十年。”顺义区救助管理站站长雒星博感慨道。

    这些年来,救助管理站都做了什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记者撷取了三组镜头,来呈现救助路上的温暖画面。

    镜头一

    一本并不工整的笔记本

    ——凌晨3:30,出发到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给受助人员办理离院手续,换好厚衣服。

    ——上午8:30,到达北京南站,办理交接手续,把受助人员交给武汉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

    ——上午9:00,受助人员乘坐的高铁发车,她要回家了。考虑到早高峰北京的路况,火车不等人,要赶早别赶晚。

    …………

    这是顺义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闫鹏和同事将一名湖北籍精神障碍女子护送返乡那天记录的笔记。对负责外勤、外联的闫鹏来说,这样的工作他驾轻就熟。一件件琐碎的小事看上去并不复杂,但日常需要救助和联系的人很多,每个人的情况又都不一样,闫鹏就专门找来一个笔记本,把联系受助人员亲属或户籍地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的信息,看上去沉甸甸、热乎乎的。

    “2018年,我从部队转业来到救助管理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民政工作和救助管理业务的理解逐渐深入。救助管理站是民政服务机构,服务的是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闫鹏告诉记者,多年来,救助管理站的同事们始终坚守着“为生活无着人员服务”的初心,无论是北上黑龙江护送流浪未成年人回家,还是驱车千里南下河南护送因病不能自理的受助人员返乡,所有人都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践行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

    镜头二

    他们也曾跟着偷偷流泪

    2019年3月,家住天津市蓟州区的张大妈外出遛弯儿后一直未归,家人非常着急,四处寻找未果。老人沿着京平高速徒步行走了4天4夜,行程近百公里。后来,老人被发现并护送至顺义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给予了悉心的生活照料,并详细询问了老人平时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否吃药。看到救助管理站发布的寻亲公告后,李先生第一时间赶来把母亲接回了家。

    2020年2月,一名外省籍在京务工男子突发脑溢血昏迷不醒,得知他没有亲属,也没有能力负担医药费用时,顺义区救助管理站立即协调定点医疗机构,为他开辟绿色就医通道,请专家会诊,进行全力救治,并承担了住院期间的全部救治和康复费用,直到病情稳定,具备出院条件后,由当地救助管理机构将他接回原籍安置。

    2021年4月,在河北省衡水市高铁站,被顺义区救助管理站救助了15年的患有智力障碍的流浪人员小春终于踏上返乡的列车。小春刚到救助管理站时只有十几岁,因智力障碍无法说清家庭住址,只能含糊表达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帮她洗澡、理发,换上新衣服,让她在救助管理站安心住下来。没想到,这一住就是15年。这些年来,工作人员始终没有停止帮小春寻亲的脚步,终于在一次不经意的聊天中听到小春说出了她爸爸的名字。

    工作人员王大鹏告诉记者,在救助管理站工作多年来,类似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看到在外漂泊多年的流浪人员终于与家人团聚,我们经常会跟着一起流泪,但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关心关爱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我们一直在行动,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共同形成夜行的灯光,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镜头三

    给生活无着者家的温暖

    2013年至今,顺义区救助管理站累计救助生活无着人员3222人。这些人中有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智力或精神障碍人员等弱势群体,也有因务工不着、寻亲不遇、被骗被盗等临时遇到困境的人。在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有了临时的“家”,得到了亲人般的关心和关爱。

    雒星博向记者介绍,为了做好新时期救助管理工作,顺义区从组织协调方面破题,建立了区领导任召集人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明确了各部门、属地的职责任务,构建起民政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各属地参与的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工作体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区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向各成员单位通报救助管理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每年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我们都会启动集中救助专项行动,协调公安、城管以及属地,对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发现街面滞留人员,及时予以救助。”雒星博说,“在降温、降雪等极端天气时,我们会启动应急预案,集中力量加强对重点点位的巡查,确保发现一人、救助一人。”

    每一个到救助管理站求助的人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有些人其实行走在流浪乞讨的边缘。往前一步,他们可能就与家人团聚或回归社会了;后退一步,他们可能就彻底生活无着了。“救助管理站可以提供临时性物质帮助和心理疏导,但更多地需要亲朋好友和社会的接纳和关怀。”雒星博说。


    原文链接:http://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206/202206000424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