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在线

    全省法院切实做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9

    在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暨“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主题知识产权宣传周之际,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贵州法院2021年知识产权司法工作情况及知识产权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传递知识产权司法“强化保护”的主基调、“严惩侵权”的主旋律,积极营造“保护创新、激励创新、促进创新”的良好氛围,努力为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

    据悉,2021年,全省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5490件,共审结4058件,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104.77%和91.77%,收、结案数均呈现大幅增长,知识产权案件上升态势明显。其中,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增长较快,占知识产权总数的96%。民事案件仍集中为著作权、商标权纠纷案件等传统知识产权案件。去年,贵州法院审理的邱某喃等诉贵州省某出版社有限公司等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入选2020年中国法院50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汪某等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美术作品侵犯著作权案件入选国家版权局、全国“扫黄打非”办发布的2020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此次发布的9件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系从2021年贵州法院审结的4058件知识产权案件中筛选而来,涵盖著作权保护、商标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等领域,涉及刑事、民事等情形。

    2021年,全省法院保持了打击知识产权刑事犯罪高压态势。以预防犯罪为目的,以打击为手段,积极践行“严惩知产犯罪、保障民生安全”的审判宗旨。针对贵州知识产权犯罪主要集中在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侵犯著作权等领域的现状,切实加大打击力度,突出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对主犯、累犯以及存在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被行政处罚的,量刑时一般不考虑适用缓刑。针对知识产权类犯罪通常具有获利目的的特点,充分发挥主刑与附加刑的功能,特别是运用好罚金刑“打财断血”功能,剥夺犯罪分子经济基础和再犯能力。针对在贵州假冒知名白酒商标的犯罪较为突出的现象,依法加大打击力度,有效遏制该类犯罪行为。

    维护公开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针对市场中攀附、假冒、碰瓷、山寨等侵权行为,贵州法院依法亮剑、果断说不,积极发挥司法裁判引领作用,努力净化市场,推动形成公平、公正、平等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

    探索惩罚性赔偿适用机制。贵州法院坚持知识产权最严格保护的司法理念,对恶意侵权行为,严格按照知识产权法律规定,积极探索、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让恶意侵权人付出代价。

    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模式。贵州法院大力推动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与行政程序无缝对接,使知识产权保护形成整体合力。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贵阳市市场监管局、贵阳市仲裁委共同建立行政查处、商事仲裁与司法裁判多维度保护知识产权联动方案,配合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完成《关于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参与筹备“贵阳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努力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开展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面对日益增长的案件数量,贵州法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简化常见简单案件裁判文书格式,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KTV”著作权侵权案件中引入“要素式”裁判,依托“智慧法院”建设,试点“审判要素”在立案-庭审-裁判-文书拟写环节全流程信息化运用,生成表格式文书底稿。充分运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试点成果,大力推动线上诉讼,通过集约送达中心积极开展电子送达,电子送达适用率达65.18%,居全国前列。采用多形式线上庭审,便利当事人诉讼,在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全流程“电子推送”,其中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线上开庭并当庭宣判的陈凤江假冒注册商标案,获评第四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

    据悉,贵州法院将深入贯彻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引领功能,赋能激励创新、保护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能量。以贯彻落实国发〔2022〕2号文件为契机,始终坚持“强化保护”主基调不动摇,“严惩侵权”主旋律不松劲,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能力大提升,让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翅膀。适时发布典型案例,发挥司法裁判引领功能。对具有典型性、引领性、影响性的案例适时予以发布,明晰裁判方向,传递裁判理念,引导社会尊重权利、保护创新,推动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业态。同时,将试图侵权、傍品牌、搭便车等行为阻却在萌芽状态。分类施策,强化源头治理。对知识产权源头侵权与后续侵权(销售环节)区别对待,加大知识产权源头生产环节侵权行为打击力度,让侵权者得不偿失,付出代价,使源头潜在侵权者望而却步,使知识产权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337/5201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