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动态

    微山县全力打造“微即助”社会救助品牌

    来源:山东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2-07-01

      近年来,微山县不断加强社会救助领域工作创新,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微即助”社会救助品牌,实现合力救助、即时救助、精准救助、多元救助、高效救助,有力保障了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面退渔退矿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微即助”合力救助

      今年以来,微山县健全完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调整充实县社会救助联席会议组织机构,先后三次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部署推动全县社会救助工作;县民政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台账、跟踪督促,协调推动落实;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资源共享、通力协作,凝聚了推动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全面摸底排查,实现“微即助”即时救助

      以“大数据”+“铁脚板”全面摸排困难群众,提高救助时效,确保退渔、退矿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织密“主动发现”摸排网。对全县15个乡镇(街道)304个村(居)涉及退渔、退养、退矿的群众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逐户建立台账,研判生活状况。先后将1025户1643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将333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二是下好临时救助“及时雨”。退渔退矿以来,及时跟进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先后救助368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1.6万元。2022年5月微山县政府下拨75万元临时救助资金,专门用于各乡镇(街道)临时救助,特别是针对退渔、退矿的困难群众,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强化部门联动,实现“微即助”精准救助

      县民政局牵头组织14个救助职能部门开展了以“部门联动微即助 合力救助惠民生”为主题的社会救助政策集中宣传活动,提高救助政策的知晓率、覆盖率。各救助职能部门注重“跟踪转介”、联合救助,2021年以来,县人社局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低收入家庭成员和下岗职工2869人;县社会治理中心安置下岗矿工144名从事专职网格员;县教体局共资助学生47518人次、发放资助金2152.28万元;县医保局救助困难群众45363人次、发放资金1407万元;县住建局累计解决820余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团县委筹集资金100余万元,建设“希望小屋”82所等。

      四、拓展救助领域,实现“微即助”多元救助

      广泛整合社会公益资源,创新构建“救助+慈善”“救助+社工”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多元救助。链接县慈善总会设立微子教育基金,筹集1010万教育基金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筹集18万元用于开展帮扶“因案致贫”家庭的司法救助活动。积极探索社会工作者介入社会救助方法模式,通过培育孵化专业社会组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项目、在村(居)建立社会救助站(点)等方式,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截至目前,以湖区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每年开展救助服务3000余人次。

      五、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微即助”高效救助

      不断丰富“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县民政局启动“微爱至家”项目,为全县2663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购买社会化照护服务;县人社局根据退养群众需求共组织培训退养群众170多个班次,培训6600多人。健全“线上+线下”救助模式,线上利用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大各救助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力度,推行“码上服务”,实现“微即助”社会救助二维码村(居)全覆盖;线下发挥好社会救助工作站作用,利用“主动发现”机制,注重“跟踪转介”,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原文链接:http://mzt.shandong.gov.cn/art/2022/6/30/art_15317_102987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