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声民意

    ?铲除毒品滋生蔓延土壤 营造绿色无毒环境

    来源: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7-15

      

      王锐园

      只为欣赏“娇艳”花朵,梁某自行种植罂粟。而梁某朋友高某只因炖肉更香,便向其索要罂粟。这是6月24日北京顺义法院发布的三起毒品犯罪典型案例之一。本案中,梁某、高某因法律意识淡薄,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莫以任何理由种植毒品原植物。现实生活中,私自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时有发生,行为人种植的理由往往是出于观赏、好奇、治病,也有的是为了从事制造毒品、贩卖毒品等犯罪活动。“罂粟可以治病”“种植一棵不用处罚”“在家种植不会被发现”等错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行为。事实上,无论在法律依据还是在识别技术上,我国对于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均能实现有效、精准的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侥幸心理和错误认识必须要及时杜绝和纠正。

      打击治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我国有明确法律规定。我国在治安管理处罚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禁毒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于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有着明确的禁止规定,根据不同的行为情节和种植数量,可追究行为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例如我国禁毒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中均明确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实行管制。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进行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活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明确规定,“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我国刑法中设置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的不满三千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的,起刑点即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难看出,种植罂粟在内的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是明令禁止的违法犯罪行为,种植一株也可构成违法行为;出于观赏、治病等原因,明知是毒品原植物而私自种植的,也可构成违法甚至犯罪行为,这样的代价必须要熟知和明确。

      依法治理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要坚持加强宣传引导。法律依据是打击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的前提,必须要加强宣传教育。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但无论何种理由,都不是实施违法行为的依据。“罂粟可以治病”“在家种植不会被发现”“罂粟和其它花儿无法分辨”等错误认识必须要及时纠正和澄清,必须要避免此类侥幸心理。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作为药用原料,必须要经过评估、加工、提炼、实验等精细地制药过程,确保在合理的剂量范围之内才能具备药用价值,绝对不可私自种植,必须要高度警惕。对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识毒辨毒能力,切实构建行之有效的思想防线。

      加强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行为的治理,构建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在识别和查处工作方面,遥感技术、智能识别、大数据情报研判等技术已经得到深度运用,能够为公安机关精准识别毒品原植物及种植行为提供有力支撑;禁种铲毒长期以来就是禁毒领域的重要工作,禁毒部门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查处经验,已构建从毒品原植物种子生产、销售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监管和跟踪机制。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营造“抵制毒品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铲除毒品,让毒品蔓延失去土壤,才能营造绿色无毒的社会环境。抵制毒品,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自觉抵制毒品,自觉禁种铲毒,如发现非法种植罂粟的违法行为,可拨打110或到当地派出所举报。要在全社会营造自觉抵制毒品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依法治理、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群防群治的中国特色毒品治理体系。

      作者系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与治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system/2022/07/06/03017569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