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今年以来,北京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出台了《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18条和《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45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针对北京实际,突出重点、拓展范围,加大力度、狠抓落实。截至6月25日,增值税留抵退税惠及纳税人6.3万户,实际到账金额625亿元;截至7月1日,全市约有3.1万家企业享受社保缓缴政策,惠及职工人数约98.4万人,预计到年底涉及缓缴金额127.7亿元;截至7月4日,全市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惠及5.55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金额80.8亿元;截至6月30日,“融资纾困直通车”已向684家企业发放融资共计45.2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自5月下旬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会同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等19个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加紧研究制定了《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具体措施》)。《具体措施》既是落实国家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文件精神,也是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本市稳定经济增长文件的配套政策。主要目的就是促进消费加快有序恢复,助企纾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二、《具体措施》的主要特点
消费覆盖餐饮零售、文化娱乐、体育康养、休闲旅游等多重业态,涉及人、货、场等多种要素,具有群体性强、流动性大、关联性高的复杂特点,既涉及众多企业,也涉及消费者个体。消费领域企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面临诸多困难,亟需精准施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发展能力。消费与群众生活关系最为密切,衣食住行、文体康养,都需要平稳有序恢复和不断升级。《具体措施》重在坚持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结合北京实际,实施一批精准高效、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举措,助企纾困、恢复发展,更好满足群众消费需求,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
一是把疫情防控作为促进消费恢复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今年以来的疫情防控工作又一次充分证明,只有把疫情防控做到位,生产生活恢复的基础才牢固。《具体措施》首先提出,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特别强调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对企业复工复产要进行评估,同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动态更新相关防控指引,切实落实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措施,坚持扫码登记、预约、佩戴口罩、一米线、清洁消毒等,并加强对疫情防控措施的督导检查,指导督促市场主体严格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让市民安心进店、放心消费。
二是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切实落实助企纾困促发展。《具体措施》结合消费领域企业特点,明确提出了帮助企业降低日常防疫成本和物流成本的措施,运用安责险、“安疫保”等保险服务增加对企业的保护,通过更新物流防疫指引、强化通行证发放、改善物流设施条件等政策“组合拳”保通保畅,针对餐饮、商场、会展、养老等受疫情影响突出的行业进行补贴。在给企业输血的同时,《具体措施》还提出降低融资成本、丰富金融服务、设立奖励资金,支持网络消费突出贡献企业,支持符合条件商业主体智慧化升级,出台加快引导时尚类零售企业在京发展指导意见,支持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发展,引导和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经营并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坚持供需两侧发力,更好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疫情使群众消费需求受到影响,但也催生了大量新型多样性的消费供给和需求,居家学习、居家办公等需求明显增长,线上健身、线上文娱等新产品不断涌现。顺应消费变化趋势,更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具体措施》针对疫情期间受影响较大的汽车、家庭装修、餐饮外卖、文旅休闲等消费,明确提出发放补贴、消费券、搭建平台等措施,提振消费信心;针对市民对绿色消费、智慧消费、线上消费的新需求,明确提出鼓励推广智慧应用场景、壮大直播电商消费、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
四是坚持远近结合,促进消费业态持续升级。消费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具体措施》既着眼当下,站在企业和消费者角度拿出能迅速落地见效的实招;也兼顾长远,以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目标,谋划一批有利北京消费提质升级的政策,建设一批高品质消费项目和商圈,打造一批标志性消费品牌,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消费企业,持续激发北京消费市场活力,进一步夯实高质量消费供给的发展基础。
三、主要内容
《具体措施》包括7方面27条,可以概括为三个“聚焦”:
(一)聚焦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开展纾困帮扶
突出各项纾困政策落实落细,向受疫情影响突出的行业、企业倾斜,保障消费领域企业正常经营且实现更大发展。
一是加快各种纾困政策落实到位。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建立市区联动、部门协作、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区坚持日调度、周报告,清单化推进重点任务落实,围绕企业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从快从实从细推动各项政策落地。遇到问题的企业可以拨打12345企业热线,进行咨询或问题解决。
二是分担企业防疫成本。鼓励各区对防疫措施落实得好、保供稳价贡献大的重点保供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安责险”参保企业免费延长保险期限1个月,对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等企业新投保或续保下浮10%费率。对于重点保供企业纳入“白名单”的配送和工作人员,按政府防疫要求开展的抗原、核酸检测予以免费。
三是加大保通保畅力度。4月29日,本市启用全国统一样式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截至7月6日,本市智慧货运平台通行证系统已审核通过需求车辆51266辆,切实保障企业供应链物流运输安全。分场景分类别及时动态更新运输、物流、快递等行业防控指引。做好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生活物资直达社区前置仓、无接触快递至智能快件箱,这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经验,对于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还将继续加密末端物流网络,计划新建1000组智能快件箱、支持建设100个前置仓,前置仓建设资金可以纳入全市促进生活服务业发展项目支持范围。
四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降低服务业小微企业担保费率至0.5%、提高符合条件中小微企业首贷贴息比例至40%,鼓励金融机构为餐饮等企业定制低息信贷产品、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对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的北京地区文旅企业项目免收挂牌费。
五是对受疫情影响突出行业加大帮扶力度。除了对符合条件的传统零售、商业等企业给予奖补帮扶外,进一步扩大了帮扶对象范围,对经民政部门备案且按照防疫规定实施封闭管理的养老机构、养老驿站给予最高6个月运营补贴,对公办民营养老机构减半收取2022年机构管理发展资金或租金,对受疫情影响暂停举办且年内继续在京举办的展会项目给予一定比例防疫和场租补助。
(二)聚焦促进消费加快有序恢复发展
积极回应市民消费需求,在汽车、数字、服务、家装等重点消费领域加大支持力度,让消费者得到更大实惠。
一是稳定增加汽车消费。鼓励本市乘用车置换新能源小客车,出台促进二手车流通的措施。为改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全市年内将建成不少于2万个充电桩,各区力争建成不少于2座换电站。
二是壮大数字消费。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占社零总额比重为34.7%,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消费者购物方式从线下到线上的趋势更加明显。广泛开展绿色节能消费活动,新纳一批电子类商品型号进入绿色节能消费券适用范围;7月还将启动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北京数字消费节。将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再降10%,改善智慧消费应用环境。随着移动办公、灵活办公、居家办公更加普及,对智慧解决方案的需求也明显增长,北京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建设,提供智能产品和服务。
三是扩大服务消费。近年来,服务性消费增长较快,去年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3.4%,比社零总额增速高5个百分点。北京各类服务资源丰富,通过引导企业推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市民高品质服务需求。下半年,将密集推出惠民文化消费季、体育消费节等活动,推出一批“北京微度假”目的地和骑行、体验游线路,支持各区年内落地1-2个沟域项目,还将发放京郊旅游住宿消费券,组织发放体育优惠券、体验券,推出红色观影季、京郊寻美、特色市集等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文化休闲生活。同时针对增长迅速的康养需求,积极推动养老助餐服务,加快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今年优先完成2000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大力推广“北京普惠健康保”,力争实现年内500万人投保。
四是提升家装家居消费。推动保障性住房“拎包入住”,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安置房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鼓励本市企业积极参与开展全屋智能家居试点。实施“安心家装”行动,培育一批市场化、全链条、管家式综合家装服务平台,组织规范化、专业化装修企业及人员入驻平台,在落实好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入户服务,促进装修消费安全、安心。
(三)聚焦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不断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推动消费业态、模式创新,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持久动力。
一是打造一批消费新地标。推动城市副中心剧院、丰台丽泽天地、隆福文化街区等一批高质量项目年内落地,着力优化奥体、工体、五棵松、首钢、副中心、冬奥赛区六大场馆群周边商业设施配套,发布实施全市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前门大栅栏、CBD、亦庄等商圈改造升级,支持商圈数字化提升。
二是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大力支持市场主体跨界经营,加速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不断拓展消费新场景。对全年网络消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予以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奖励。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引导平台发放便利店、美容美发等消费券,提高生活服务行业“触网”率,激发社区商业活力。积极发展直播电商消费,鼓励汽车、智能电子消费品等生产企业开展“工厂直播”,组织首发、首店等特色直播,探索依托综合保税区开展跨境电商直播促销活动。
三是培育孵化特色消费品牌。打造首发节、购车节、国潮京品节、玩转京城美食等一批北京消费季标志性主题活动,引领消费新风尚。出台加快引导时尚类零售企业在京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形成时尚品牌聚集引领效应。支持孵化试点基地发展,孵化30个左右具有竞争力的新消费品牌。
下一步,北京市将狠抓政策落地落实落细,相关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陆续出台后,由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公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