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图文实录 | 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

    来源: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佚名时间:2022-07-15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居民增收的系列安排部署,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前段时间,省政府印发了《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

      为了让大家更全面了解《方案》的详细内容,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志宏同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天仪同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丹青同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涛同志,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隆筑丰同志,请他们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志宏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促进居民增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居民增收工作。近日,省政府印发了《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下面,我先对《方案》作简要介绍。

      《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居民增收的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促进居民增收的总体要求,即:

      把握“一个标准”(即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检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四个导向”(即改革创新、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劳动致富的鲜明导向);

      增加“四项收入”(即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缩小“两个差距”(即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与全国的差距)。

      2022-2024年,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和12%左右,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8左右。

      

      一是大力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

      提出34条措施。

      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方面,提出以县为单位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将部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将农村劳动力劳务报酬占项目投资的比例提高到20%以上;三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建筑劳务就业10万人以上;适时提高公益性岗位待遇标准等政策措施。

      在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方面,提出实施粮油单产提升工程;做大做强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落实将土地出让收益50%用于农业农村发展;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用于发展产业;实施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4年力争现有年收入在低保线以上1万元以下的脱贫人口收入超过1万元等政策措施。

      在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方面,提出规范使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专项资金,将专项补助资金直接存入受助学生不能用于变现和其他消费的个人就餐卡;统筹省属国有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等资金,重点用于青壮年文盲扫盲和技能培训;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寄带回收入的科学调查和精准统计;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等政策措施。

      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提出深化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今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积极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农民以森林资源参股国有林场试点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购农民森林资产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为收购提供绿色信贷支持等政策措施。

      二是大力实施城镇居民增收行动。

      提出19条措施。

      围绕增加工资性收入,提出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健全企业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政策措施。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80%以上。

      围绕增加经营性收入,提出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创建、对就业困难群体创办小微企业实施补贴、对上规入统企业给予奖励、对满足吸纳就业人数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措施。

      围绕增加转移性收入,提出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时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建立城市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等政策措施。

      围绕增加财产性收入,提出积极探索城市“三变”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居民入股城市公共资源运营试点;对居民住房拆迁安置费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清查,确保足额及时发放等政策措施。

      三是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

      提出9条措施。

      在提升职业教育能力方面,提出实施中职“强基”工程、高职“双高”工程和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等政策措施。

      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提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东西部协作、实施“技能贵州”行动等政策措施。

      在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方面,提出建设一批融合试点城市和示范基地、建成一批公共实训基地等政策措施。

      为保障促进居民增收行动顺利实施,《方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有关省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农民增收攻坚行动、城镇居民增收行动分别由省农业农村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负责,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牵头负责。明确各市县要建立工作落实机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三是强化考核督促。将居民增收行动实施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考核和重大督查事项。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推动居民增收,形成促进居民增收的良好舆论环境。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方案》落实情况的督促调度,合力推进居民增收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谢谢张志宏同志的详细介绍。

      刚才张主任对《方案》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和解读,可以看出,我省此次促增收专项行动规划详尽、措施具体,兼顾了促进农村和城镇居民增收,随着后续措施的逐步落地,将有效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国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促进居民增收,农村居民增收是关键一环。此次贵州出台的《方案》对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有哪些具体安排?目前推进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涛

      首先,感谢您对农村居民收入问题的关注,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十三五”以来,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7%,但由于历史基数过低,导致增量少、绝对值低。2021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56元。

      《行动方案》印发后,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省直有关单位座谈会,对照《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34条措施,逐条梳理、逐项分析,研究制定2022年工作推进计划。成立农民增收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由省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任班长,省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班长,实行周调度、月会商、季通报。

      

      总体上,各级各部门积极作为,大力实施农民增收攻坚行动,迅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必将对促进农民稳步增收发挥重要作用。但从调度情况看,当前农民增收仍面临不少困难:

      一是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两项之和占我省农民收入近70%,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外出务工,受疫情多点散发、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农民外出就业不稳定、收入增长难。

      二是经营性收入增长面临困难。目前,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生猪价格回升缓慢,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加之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长造成较大困难。

      三是政策红利释放需要过程。除直接补贴外,大部分政策措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陆续转化为农民收入,短期内难以体现在农民增收上,特别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财产性收入的措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充分释放红利。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调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稳主体、稳就业,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落实高标准农田等农村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比例20%以上、提高公益性岗位待遇标准、扶持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帮助经营主体纾困解难等措施,努力稳住工资性收入。

      二是全力抓好春播夏收生产,巩固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资稳价保供和农产品产销对接,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势头,确保农业增产转化为农民增收。

      三是推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养老保险、低保、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实际补贴等直接补贴,加快转化为农民收入。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压实增收责任,加快政策落地落实,确保34条政策措施红利全面释放、促进增收。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是中国新闻社记者。

      刚刚主发布中介绍到,《方案》围绕促进城镇居民增收明确了19项措施,能否简单介绍下一些具体的举措?尤其是对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上有什么考虑?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丹青

      谢谢您的提问。首先,在促进城镇居民增收方面将主要采取以下7项措施:

      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镇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达到4万人。

      二是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通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开展专项招聘送岗位等措施,使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不低于80%。

      三是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接收安置退役军人。力争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转业军官安置率和上岗率达到100%。

      四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建设一批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对创业租用的场地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每月给予500元场地租赁补贴,最长期限为3年。

      五是培育更多规上企业。制定2022年度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00户以上、服务业企业350户以上、批零住餐企业500户。凡是新入规的,给予每户20万元奖励。

      六是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今年1月起,调整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4%,将惠及全省165.4万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从今年1月起,调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5元,将惠及全省481万人;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人员或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300、600、1000元,最长领取期限为6个月)。

      七是提高城市低保标准。从4月1日起,全省城市低保总体按3.5%的增幅提高,提高后平均水平达到679元/月。

      我们将通过以上措施,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增收,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其次,在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采取以下4项举措:

      一是强化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技能贵州”行动,2022年全省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培育各类“贵州技工”2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7.5万人以上。

      二是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东西部协作。加强与广东省优质培训资源合作,继续举办粤黔合作“广港班”“广汽班”“雪松班”“广建班”等订单班。创新合作培训方式,推进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员与“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在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和评价考核上互融互通。

      三是实施技工教育质量提升计划。2022年技工学校招生3.5万人以上,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学历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行动。

      四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将认定15个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举办职业技能竞赛20次。

      通过以上措施,加快提升我省劳动力素质,进而促进劳动者工资收入增加,实现居民增收。

      多彩贵州网记者

      

      您好,我是多彩贵州网记者。

      促进居民增收,提升劳动力素质至关重要,请问贵州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有力措施来提升劳动力素质?谢谢!

      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天仪

      为加快提升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学习,强统筹。省教育厅结合职能职责,采取积极措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通过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提升工程与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为切入口,贯彻落实好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

      二是抓根本,强基础。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根本在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通过实施“中职强基工程”,重点支持100所左右中职学校提质发展;实施高职“双高”工程,着力支持3所国家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支持15所左右高职院校实施省级“双高”计划,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一批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三是抓关键,强推动。通过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重点针对16-59周岁未上学或低学历劳动者提升文化素养,学习一技之长,提高他们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劳动增收。首先,它是“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最直接,最快捷的办法;其次,它是实施“技能贵州”要补的最大短板;最后,它是广大农民在家脱贫致富、外出务工的“锦囊妙计”。在家的农民朋友经过“双提升”培训,能够掌握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学会“苗绣”“贵银”“蜡染”等非物质文化传承技术,可以很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实现脱贫致富。贵州是劳务输出大省,如果经过“双提升”培训,拿一个“技术工”证书,收入就是普通“小工”的2-3倍或更高。如:同样去建筑工地打工,懂技术的钢筋工、泥水工、水电工就比普通的小工工资多一倍以上。

      

      总之,劳动力素质提升行动关系着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这是加快缩小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

      省教育厅将积极与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农业农村厅等有关单位协同作为,为推进我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贵州新闻联播记者

      

      您好,我是贵州新闻联播记者记者。

      从刚才几位发布人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贵州此次出台的促进居民增收政策力度很大、覆盖面也很广,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加强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测评估,推动居民增收行动取得实效?

      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党组成员、副总队长隆筑丰

      谢谢你的提问!开展居民增收监测评估是《贵州省促进居民增收三年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落细落实62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抓手。

      通过开展监测评估,全面客观、及时准确反映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为省委省政府加快提升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科学决策参考。

      前期,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所属省农调中心针对如何开展监测评估,到相关单位进行了深入调研,听取了基层部门的建议意见,初步形成了监测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

      下面,我就加强监测评估相关工作作具体介绍。

      

      一是监测评估对象为全省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

      二是监测评估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监测各市县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等工作的推进情况。另一方面是监测各市县按照省直责任部门的要求,结合地方工作实际,推动62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三是监测评估方法。按照制定计划、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年终评价的基本环节,通过部门监测、实地核实、全面评估的方法进行。制定计划:年初,各市县根据方案和指标体系要求,制定年度实施计划,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实现程度。季度监测:各省直牵头单位组织实施本部门各市县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测工作。贵州调查总队根据监测结果,针对重点问题,开展实地核实检查。半年评估:贵州调查总队根据半年监测结果,对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特区)开展实地评估。实地评估指标采取定量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定量指标主要针对各市县、各牵头单位监测结果进行实地核实。动态指标主要根据省委省政府新的决策部署和省领导相关指示精神,结合全省居民收入三年增收方案推动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年终评价: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监测结果和半年实地评估的情况,贵州调查总队依据各市县促进居民增收行动实施质量和成效进行年终评价。

      四是监测结果运用。季度监测、半年评估、年终评价工作结果及时上报省居民增收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用于指导各地各部门推动方案实施取得成效。

      总之,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们通过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系统地开展监测评估,积极协助各地各部门把62项政策措施落实好,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感谢四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发展改革委取得联系作进一步采访。今天现场回答记者提问的有关内容,记者朋友们可以通过贵州发布、天眼、动静、众望等平台查询图文直播,作为参考。

      

      请记者朋友们在报道好会议消息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新闻线索,做好后续延伸报道。相关报道,请省内新闻媒体和网站通过“贵州发布”专栏刊发、播出。同时,请中央和香港驻黔媒体记者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色,做好相关报道。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五位发布人,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fgw.guizhou.gov.cn/fggz/jrtj/202206/t20220616_749457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