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话题

    省发展改革委以“一紧盯、一确保、三着力”强化黄河青海流域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

    来源:青海省发改委 作者:佚名时间:2022-07-15

      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现“开门红”保障“全年稳”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意识,以“一紧盯、一确保、三着力”,加紧推动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黄河青海流域重大项目在稳定经济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紧盯促“开门红”保“全年稳”工作目标。聚焦聚力打造“高地”建设“四地”,以贯彻实施《关于实现“开门红”保障“全年稳”的若干措施》为方向,以加快推动黄河青海流域重点工作为抓手,用足用好各项政策红利,找准找实着力点和突破口。认清形势,把实现“开门红”保障“全年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秉承“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工作理念,协调组织各地、各部门严格对照年度目标任务,梳理项目工作清单,按节点、抓重点、攻难点,压茬推进。把握走势,发挥好发改部门统筹协调、督促调度职能,压实牵头部门主体责任,细化目标、实化举措、优化服务,全程跟踪进展,及时进行调度,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项目建设取得实效。突出优势,立足黄河青海流域资源禀赋、区域特征,积极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力推进关键性项目,增强发展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确保黄河青海流域重大项目及早开复工。围绕加快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推进落实“三个一批”。复工一批,续建项目实行日计划,倒排时间,打造更加优化的项目建设环境,为项目加快建设创造条件,确保尽早复工。开工一批,新建项目实行月计划,抓紧完成招投标,落实开工条件、项目前期,加强项目与规划衔接,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确保尽早开工形成实物投资。储备一批,储备项目实行年计划,抓住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等机遇利好,准确把握谋划重点,提高谋划项目质量,充实完善重点项目库,落实前期费用,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截至目前,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复工重大项目1014个,总投资4732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96亿元,一季度预计完成投资159亿元。

      争取资金,着力减轻地方财政支出压力。深入研究融入和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路径,瞄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中央政策和资金投向,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精心组织做好项目申报资金争取工作。2021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14.6亿元、援青资金13亿元,支持了黄河青海流域8大类1097个项目,有效弥补了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2022年,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金投向,会同相关厅局和地区进一步加大组织申报力度,高质量编报各类专项建议计划,项目涵盖生态保护修复、“四地”建设、重点流域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

      抓实项目,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高度重视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在促投资、稳增长中的牵引作用,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以项目补短板、强弱项、稳大局、保底线、调结构、促转型,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谋划、申报、建设等各阶段的堵点难点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实施,让黄河青海流域重大项目成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压舱石和顶梁柱。针对前期要件不全、可研深度不够等问题,加强沟通、查明原因、及时解决;针对黄河专项前期经费不足、地方配套困难等问题,积极汇报、多方协调、分类施策;针对要素备齐时间长、项目进展缓慢等问题,采取每月上旬线上调度、月底通报和现场督促、召开项目推进会等方式,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

      服务基层,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坚持资源下沉,推动项目、资金、政策向沿黄流域县市区及乡镇倾斜。做好参谋上门,帮助地方科学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方案,深入研究、科学论证,选准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各具特色、错位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好政策上门,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投资动态、调研座谈、以会代训等方式,帮助基层及时了解掌握产业、投资、项目等具体政策,加强国家、省级试点示范政策信息服务,在充分享受普性政策的同时,享受更多差异性、针对性政策。做好项目上门,引导沿黄地区选准投向、选好项目,帮助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的项目,优化审批程序,加快项目前期,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项目落实落地。

      


    原文链接:http://fgw.qinghai.gov.cn/xwzx/tttj/202204/t20220414_810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