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旨在重点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发挥“赈”的独特作用,以更大力度带动群众尤其是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增收。我们认为,《工作方案》是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拓展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的标志性文件,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深切关怀,也是凝聚各部门各地区的认识共识、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冲击影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压茬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一、《工作方案》是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拓展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的重要文件
以工代赈是我国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实施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政策举措。自启动实施以来,以工代赈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扶贫同扶志扶智的有效结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工代赈加快实施了一批贴近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的项目,有效弥补了其他国家专项工程难以覆盖的地域和领域,直接增加了贫困群众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得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近年来,受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环境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断加剧,群众就业增收压力不断加大。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十四五”期间国家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有效实施了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投资项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社会领域、生态环境、城镇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建设。重点工程投资规模、工程量、用工量均较大,据初步统计,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人工费占比达15%左右,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约占成本的10%,加强重点工程投资力度将极大带动群众务工就业。
《工作方案》切实贯彻中央相关指示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重点工程项目作为新发展阶段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投资规模,充分发挥其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是促进有效投资、稳就业保民生、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工作方案》为缓解我国县域地区就业问题、提升务工群众技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现阶段我国就业吸纳能力普遍趋紧,很多县域工业和商贸业发展基础薄弱,产业链短、规模以上工业和商贸业数量较少,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特别是中长期的就业岗位较少,大多数劳动力无奈选择外地就业。但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外出就业务工严重受阻,与此同时县域地区仍存在大量缺乏就业技能的城乡低收入群体,在现有就业环境中获得工资性收入难度较大。重点工程的实施为工程所在地带来大量的就业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充分挖掘当地劳动力发展潜力,实现与重点工程劳务岗位的有效衔接,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疫情期间劳务跨区域作业受阻的现实困境,同时能够借助工程实施的难得机遇提升当地劳务人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能力,也避免了务工人员子女异地教育、异地就医等一系列问题。
《工作方案》审时度势,在疫情防控和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并重的关键时期,将以工代赈的实施范围由聚焦农业农村建设的小项目扩大到重点工程项目,明确了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重建等七大重点领域,以及相应的适用于实施以工代赈的主要用工环节;受益人群体也同步扩大到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和就业困难群体,提出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尽可能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增收,鼓励非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积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这极大地鼓舞了工程所在地务工群众的就业信心,也为工程所在地政府加强岗前培训、技能培训指明了方向,有效缓解了我国县域地区就业难题,为广大群众提升务工技能提供了明确途径。
三、《工作方案》开拓了以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加强组织培训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的创新举措
重点工程建设地点分布广、涉及部门多、组织协调难度大、务工技能种类杂,地方在组织当地群众参与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群众没有参加过施工项目,难以适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技能需求等实际困难。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大量务工人员已经逐步实现了“从短工向长工”“力工向技工”的转变,各施工单位也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务工合作团队,进一步增加当地务工人员的使用比例,施工单位难免会产生对当地群众难管理、难沟通、难使用等相关顾虑。
《工作方案》充分考虑了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明确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等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同时,对于仍处于前期论证的重点工程项目,从前期研究、组织、运行、管理、培训、考核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安排,提出在重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前期工作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资金申请报告等要件中,要以适当形式体现实施以工代赈的建设任务和用工环节,在社会效益评价部分充分体现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技能提升等成效,初步设计报告或施工图设计要明确实施以工代赈的具体建设任务、用工环节及可向当地提供的就业岗位,做到提前谋划、提前对接、提前部署,尽可能的将岗前培训工作前置,为满足工程实施提供良好保障。各级发展改革部门也将联合相关部门、项目业主单位等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保障政策落实到位。
《工作方案》还进一步明确了“中央统筹、省部协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以及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做好宣传推广和总结评估的相关要求,保障以工代赈政策在重点工程领域的运用能取得实效。随着《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重点工程建设对当地群众就业的吸纳作用将进一步释放,对工程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效应也将更加凸显。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