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服务

    梅州:坚持红色基因主导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来源: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8-04

    在梅州百侯镇侯南村“三十六巷”,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家风家训展示牌,通过弘扬客家文化提高社会自律和自治水平;在枫朗镇大埔角村,当地依托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打造“小延安·大埔角”,通过“红色力量”引领基层善治……

    这是梅州充分发挥“世界客都”、红色苏区的地域特点,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一个个创新案例。

    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以来,梅州坚持红色基因主导,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推进社会治理实践创新项目,用心用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面建、重点创”,着力构建具有梅州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取得良好实效。2018年至2020年,梅州市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典范城市”称号,群众安全感、政法工作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

    亮点1:高位推动

    将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近年来,梅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离不开该市持续完善顶层设计,高位部署推动。

    梅州市委、市政府将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主要领导组织召开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暨平安梅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议等,将试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

    ——坚持“一盘棋”推进。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57个有关单位,各县(市、区)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将试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

    ——坚持“一张图”规划。推动试点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并编制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专项规划。出台系列配套文件,明确72项重点任务、6项负面清单、321个评估事项,分阶段分步骤滚动式推进试点工作。

    民警守护百侯的古香古色民警守护百侯的古香古色

    ——坚持“一体化”落实。建立市领导挂点联系和成员单位集体会商机制,推动形成“市级抓统筹主导、县(市、区)抓组织实施,镇(街)村(社区)抓落实执行”工作格局。

    道固远,笃行可至。梅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将社会治理成效纳入年度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并将相关情况作为评定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确保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梅州坚持立法先行,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社会治理相关领域制定6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同时,积极开展立法后评估工作,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15个,组建政府立法咨询专家库,夯实基层法治保障。

    如今,通过不断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梅州在全市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亮点2:项目引领

    先后推进两批68个实践创新项目

    打开“梅江智邻”微信小程序,“群众上报”页面涉及消防安全、市容秩序、市场监管等领域,用户只需填写事件地点、上传图片等即可完成“一键上报”,还可随时查询处理进度……这是梅州科技赋能社会治理的一个品牌项目。

    “以‘全面建’打牢基础,以‘重点创’创出品牌”,这是梅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一大“法宝”。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该市瞄准“现代化”目标,以社会治理项目化作为重要抓手,推动试点工作整体水平提升。

    在市级层面,梅州以“雪亮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城乡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目前,梅州已完成梅江区江南街道办、梅县区新城街道办、扶大高管会等“智慧社区”项目建设,持续构建社会治理“智慧天网”。

    “律师机器人”的“上岗”,补齐基层法治短板“律师机器人”的“上岗”,补齐基层法治短板

    在县镇村层面,梅州先后推进两批68个实践创新项目和10个省市共建项目,在全市逐步推广。如梅县区探索综治委成员单位挂点联系、镇村(社区)实施、住户广泛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居民小区”建设模式;五华县提升“平安细胞”创建工程,推动全县446个村(居)达到县级平安村(居)标准等。

    梅州不仅是“世界客都”,也是广东省唯一全域属苏区范围的地级市。

    梅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优秀客家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优势,塑造了红色基因主导乡村善治等一批品牌项目。如积极探索“红色基因+社会治理”机制,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格内党小组”党组织体系,推行“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志愿服务队”模式等。又如注重发挥客家文化的道德感化作用,大力开展“最美家庭”“优秀书香之家”“好少年”“好媳妇”等活动。

    亮点3:多元化解

    成立45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

    “自来水主管道升级工程进度如何?”“还可以怎样提升村容村貌?”在大埔县茶阳镇太宁村,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每月准时来到村中的百姓议事亭。几杯暖茶下肚,大家话匣子便打开了,为村的发展出谋划策。

    “德治教化”是实现市域“善治”的重要基石。在梅州,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已蔚然成风:梅江区构建望杏坊“邻里未来”基层治理模式,促进形成基层善治良好格局;大埔县百侯镇发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优势,将家风家训融入乡村治理;平远县村民理事会承袭“程旼文化”,不断夯实乡村“德治”基础。

    省民主法治村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一角省民主法治村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一角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矛盾纠纷也由此大幅减少。

    冤家宜解不宜结。为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梅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指导意见》,成立道路交通、医疗、金融消费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45个,去年共受理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188宗。建立23家“个人调解工作室”,在未设立人民法庭的乡镇、街道全覆盖设立97个诉讼服务站。

    梅州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还积极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2021年全市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排查纠纷2111次,预防纠纷859宗,矛盾纠纷成功调处率为99.51%.

    「权威访谈」

    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

    把红色基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马正勇

    梅州在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有何经验做法?接下来有何重点计划?近日,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接受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南方日报:近年来,梅州市在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的做法、成效如何?

    马正勇: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发挥苏区优势,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探索苏区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一是横联纵贯建立组织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专班运作,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做到部门共建、行业共管、区域共治,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二是因地制宜推动项目创新。以项目为抓手,以创新为动力,建立可量化、可评价的目标管理机制,并大力推进68个实践创新项目和10个省市共建项目。三是党建引领打造全科网格。坚持党建带社建,创新“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格内党小组”和“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党员志愿服务队”模式。当前,我们正加快建设“一网运行、一员多用、多元合一、全域覆盖”的全科网格,做到“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南方日报:梅州市在发挥德治教化、自治强基作用等方面,有哪些好经验?

    马正勇:我们注重发挥客家文化的道德感化作用,发掘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着力提升基层德治自治法治水平。一是新风带动。深入开展“立家训、晒家风、家训挂牌”活动,以好家风带民风、促社风、树新风。二是乡情推动。以乡情为纽带,发挥村民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厅作用,引导群众遇事和为贵、有事好商量。三是红色促动。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基础性工作,活化利用全市509处革命遗址,发挥12个“红色村”示范引领作用,用红色基因资政育人。四是平台联动。依托镇级综治中心、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村级联络站、“党群连心站”等平台,综合发挥心理咨询、矛盾调解、信访接待等功能,有效弥补基层干部人少事多的问题。

    南方日报:接下来,梅州有何具体计划?

    马正勇:接下来,梅州将进一步树牢赶考意识,坚持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高质量通过中央和省验收评估,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一是力促在“重点创”上走在前。聚焦德治教化、自治强基“重点创”项目,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进一步完善德治体系、激发自治活力,实现问题联治、纠纷联调、工作联动、平安联创。二是力促在“提效能”上走在前。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社区,突出科技赋能,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智慧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三是力促在“防风险”上走在前。对照负面清单,逐项建立预警监测机制,对各类风险隐患,做到源头发现、早期管控、提前化解,坚决守住“不出事”的底线。(南方+)


    原文链接:http://www.gdzf.org.cn/zwgd/202207/t20220714_109935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