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保障

    习水法院:推进“分调裁执”一站式解纷,构建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新模式

    来源:贵州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8-26

    近年来,习水法院东皇法庭坚持改革创新,大胆探索,搭建四大平台,建立七项机制,破除“分调裁执”相对隔离、信息不畅通的壁垒,“分调裁执”一体化运行、一站式解决当事人全部诉讼事项。

    搭建四大平台。立案大厅设置分流中心,作为案件分流对接总枢纽,负责诉前委托委派调解和诉讼案件繁简分流;组建联调中心,设置六个调解接待室,分类联动开展调解工作;成立速裁中心,配备专业审判团队,实现简案快审;设立快执中心,专人高效快速执行。

    建立七项机制。一是诉源治理机制。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以创建法治示范小区为抓手,协助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级网格化人民调解组织,促进矛盾纠纷村居化解;建立司法与行政、人民调解组织的无缝对接机制,将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延伸至各调解组织,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多元解纷新格局;深入分析矛盾纠纷成因和地域、行业特点,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建立化解路径,将预防化解精准延伸至矛盾纠纷产生的初始源头,确保有效分流,降低万人成讼率。二是案件分流机制。按照“地域+领域”强化案件分流,以分流中心为主枢纽,按相同地域和重点领域为划分,将受理的案件分流到交通事故、婚姻家事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村居调解,达成协议的经申请进行司法确认,达不成协议或不适宜调解的分流到速裁中心,做到科学分流、迅速流转。员额法官跟踪推进,必要时直接参与多元化解,特别是类案示范调解,尽量减少案件“回流”,推进诉外定纷止争。三是多元调解机制。按照“线上+线下”强化诉前调解,线下依托联调中心,结合本地区纠纷类型和特点,用好行业领域调解组织和村居等地域组织,对分流的案件及时调解,必要时组织多元联动调解;用好音视频调解平台,邀请专家学者、五老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进行音视频远程调解,搭建起更多元、便捷的解纷平台;邀请人民调解员入驻法庭,在音视频调解中心全天候开展调解工作,速裁团队适时进驻人民调解委员会,因地制宜提供法律服务,指导调解,进行司法确认,实现“驻庭调解员+音视频调解+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深度融合。四是速裁精审机制。按照“速裁+精审”强化案件审判,配备速裁团队、精审团队,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民商事案件交由速裁团队,疑难复杂案件分流至精审团队,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加大简易程序、小额诉讼、要素式审判适用率,切实缩短办案周期;借助“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智慧庭审系统”等载体,组织当事人在网上庭审,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双提升。五是督促快执机制。按照“督促+强制”强化执行,探索建立执行案件督促前置程序,针对法庭审结案件,由诉讼案件承办人先行督促义务人限期履行,未按期履行的生效案件,通过法庭内部流转进入执行程序,由生效文书同一组织直接执行,促使调判与执行无缝对接,实现同一请求事项一站式解决。六是信息保障机制。立足无纸化办案,加强法院调解平台建设,加快与其他相关平台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创新全流程在线源头治理模式,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法庭参与诉源治理数据化、具体化。购置电子签名版等无纸化办案设备,加强电子卷宗录入管理,实现立案、送达、庭审、文书制作等办案全流程无纸化。七是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与村居干部的联系沟通,有针对性排查、梳理、化解矛盾纠纷。有“民转刑”风险、重大敏感易引发舆情炒作、信访、群体性事件的案件,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推送至当事人住所基层组织,填写风险等级评估表,制定化解方案,开展判后答疑、释法明理,共同做好稳控工作。

    实现三大效果。一是诉源治理成效明显。通过主动融入矛盾纠纷调处体系,大力推行诉非分流,为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提供司法保障。试点以来,诉前委托委派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调解成功案件278件,其中,司法确认或出具诉前调解书256件,调解未成转立案160件,66件在诉前人民调解程序中,法庭“案多人少”矛盾得到极大缓解。二是审判质效大幅提升。今年以来,受理各类诉讼案件93件(未包含司法确认),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结案78件,结收比84%,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缩短至10.74天,同比提升了28天,息诉服判率92%,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自动履行率90%,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审判绩效指标得以极大改善。三是办案社会效果良好。通过督促履行,多数当事人主动履行案款支付义务。试点法庭成立以来,办理各类执行案件24件,结案15件,结收比62%,执行完毕9件,终结执行6件,执行到位52万元,执行到位率47%,平均执行周期29天,所办理的案件无一信访。


    原文链接:http://www.gzpeace.gov.cn/info/1402/5313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