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丈夫擅自卖房后毁约,夫妻双双被告,妻子要担责吗?法院判了!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9-24

      原本是夫妻二人共有的房产, 丈夫却在妻子不知情的情况下 擅自将房产出售给他人, 卖房后又反悔迟迟不配合过户, 结果夫妻二人 被买家告上法院要求返还购房款, 并支付违约金。

      法院会不会支持买家诉求, 不知情的妻子是否要一起承担违约责任?

      丈夫擅自卖房后反悔

      夫妻二人被诉违约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的李某和黄某是一对夫妻。2019年12月中旬,李某某与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

      李某某购买李某和黄某位于当地某小区的涉案房屋,房屋总价为52.5万元;

      李某某先付购房首付款37.5万元,让李某夫妇还清欠银行的房贷,双方办理过户手续后再由李某某一次性付清尾款15万元;

      如李某夫妇中途违约,则必须退回已付购房款并加上购房总额的30%进行赔付。

      合同签订当天,李某某依约向李某支付了首付款,但李某未依约到银行还清涉案房屋的银行贷款,经多次催促仍不履行约定的义务。

      李某某遂将李某、黄某夫妻二人一并起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双方签订的案涉合同,二被告共同退回购房首付款37.5万元及支付违约金15.75万元。

      经查,涉案房屋登记在李某、黄某二人名下,为其二人共同共有。庭审时,李某某确认黄某未在案涉合同上签名及捺印,甲方处签名及捺印均为李某所为。

      判决:丈夫独自偿还首付款及违约金

      广东省仁化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案涉合同为原告李某某与被告李某二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该合同对其二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但涉案房屋系李某及黄某夫妻二人共同共有,黄某未在案涉合同上签名及捺印,亦不予追认,故李某出卖涉案房屋属无权处分,且原告也没有提交证据证实黄某知情并收到或使用了其支付的购房首付款,因此,案涉合同对黄某没有法律约束力。

      为此,判决解除原告李某某与被告李某签订的案涉合同,李某偿还原告购房首付款37.5万元及违约金15.75万元。

      宣判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

      法官提醒:

      购房人应注意审查房屋权属情况

      经办法官指出,夫妻共有房产是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常见的买卖标的。

      由于此类房产的卖方存在特殊的身份关系,买房人在交易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对卖方交易资格的谨慎审查,从而为争议的发生埋下隐患;一旦发生争议,不仅会让买房人遭受损失,也影响正常的房产交易市场秩序。

      本案中,丈夫未经妻子同意,擅自将夫妻共有房产出售,显属无权处分行为,但买方属于善意购买且支付了合理价格,因此,法院判决案涉合同有效,丈夫独自向买方承担不能过户的违约责任。本案的处理结果既保障善意买方的合同权益,也有效规避夫妻共有房产的交易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夫妻共有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夫妻一方擅自出售共有房产的行为屡见不鲜,也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

      因此,购房人欲购买此类房产时应当注意审查房屋的权属情况,如发现是夫妻共有房产时,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应要求卖方夫妻双方共同到场签名并出示结婚证;其中一方若因故无法到场的,也应出具合法有效的书面授权手续,以有效规避由此引发的交易风险。

      否则,像本案案情一样,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购房者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已办理不动产登记,才能取得该房屋的所有权。

      法官表示,虽然案涉《房屋买卖合同》有效,但只在卖方(丈夫)和买方之间有约束力,且合同双方也只是债权行为,原告并不能以此强制要求未签订合同的妻子一起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如此一来,原告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合同目的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原文链接:http://www.nmgzf.gov.cn/pfxt/5902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