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开学季,警惕这些诈骗陷阱!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3-04

      □记者 吴怡星

      微信里的“他”是班级群里的“老师”,电话中的“她”是“检察院工作人员”,QQ那边的“他”是你的“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型电信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开学季,福建省各地公安机关配合教育部门广泛开展“安全教育”课活动。近日,福建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六支队副支队长江淋应邀到福州市鼓楼第二中心小学,面向鼓楼区中小学校长开展防骗知识讲座。

      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层出不穷,受骗群体呈多元化特点, 其中,针对教师群体的诈骗案例也有不少。一起来看看发生在福建省的多起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一)刷单返利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微信、支付宝等信息传播渠道向外发送“网络兼职”广告,待受害人添加留在广告上的微信或QQ后,以刷单返还佣金为由,诱骗受害人多次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

      2020年10月,漳州某学校教师杨某报警称其通过手机微信添加一个陌生人为好友。对方以代为刷单返还佣金为诱饵,先是让杨某下载正规的“某某商城”APP,麻痹杨某在该APP下了一笔26664元的订单。接着对方引导杨某输入支付宝的付款密码,成功扣款后,对方又称杨某“操作失误”,并让杨某添加一个昵称为“某某商城售后小张”客服的微信,办理退款。至此,杨某完全陷入骗局。该客服称杨某必须转账“走流水”,才能一次性返还佣金和本金。杨某又向对方指定账户分别转账39999元和13567元,这些私下转账的钱全部被骗。

      (二)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以及QQ、微信、抖音、陌陌等网络社交媒体渠道与受害人建立信任,然后诱导其观看投资黄金、期货、股票、虚拟币直播,并安装指定的投资理财APP虚构投资平台和环境,再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受害人往指定平台汇款投资,待受害人没钱继续投资时,不法分子拉黑受害人并关闭平台,造成受害人被骗,此类诈骗往往造成巨额财产损失。

      【典型案例】

      2022年7月,三明某中学一教师报警称其QQ被一个陌生好友拉进一个QQ群,进群后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观看直播。群内的一个QQ好友添加了其QQ,告诉其有个软件可以购买新股,赚钱的几率非常高。接着,对方将其QQ账号拉进另外一个QQ群,扫描该QQ群的二维码,下载了“某某证券”手机APP,其注册登录后,对方以购买股票可以赚钱为由,让其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其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后被骗走162.48万元。

      (三)冒充正规电商客服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先是利用“+、00”开头的境外号码,“区号+座机号码”等固定电话或手机冒充正规电商客服,声称受害者某电商白条或金条账户有问题或贷款额度需调整等,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其征信,给受害者制造心理恐慌,诱导受害者一步步落入不法分子设好的陷阱。

      【典型案例】

      2022年11月,福州某中学教师陈某接到自称是某正规电商客服的电话,称如果不解绑该电商白条会影响征信,并发来一个网络链接。由于陈某身为教师,很看重个人征信,自己也确实是该电商白条用户,所以接到电话后就信以为真。陈某点开链接后进入自称是银联客服的对话框,按照对方引导从指定的贷款平台借出26万元钱款,再汇入诈骗团伙指定的银行账户,导致被骗。

      (四)冒充公检法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冒充公安机关人员拨打电话,谎称涉嫌严重刑事案件需远程配合“调查取证”,要求添加微信好友进行联系,随后冒充检察院工作人员,诱导受害人登录虚假政法机关网站并点击陌生链接,通过QQ或微信语音操控配合开展银行账户“远程取证”,骗取钱款。

      【典型案例】

      2023年1月,漳州某学校教师报警称接到00853开头的境外来电,以她社保卡涉嫌骗保为由,要帮她转接某市公安局配合调查。转接后,对方通过QQ语音要求其配合“警方”调查。在对方的引导下,该教师点击陌生链接填写银行卡账号、手机银行登录密码、转账密码等信息用以银行“取证”,填写后卡内余额被全部转走,损失4万余元。

      (五)虚假贷款类诈骗

      诈骗手法:不法分子通过网站、贷款APP、电话来电、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贷款、快速办理信用卡信息,称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方便,而且利息低、额度高、放款快,以此忽悠借款人上钩。借款人一旦相信,不法分子便会以提前收取手续费、保证金、利息费、办卡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要求借款人转账,欺骗借款人将钱款打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账户。

      【典型案例】

      2022年2月,一女教师报警称其于12日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说她在某银行有30万元的贷款备用金,她按短信内的要求回复信息下载了名为“惠农e贷”的APP,并填写个人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用以注册登录。登录成功后,该女教师看到APP界面显示可以贷款30万元,于是点击了提现,却没见钱到账,她再次打开APP界面提示账号被冻结,原因是银行卡号填写错误。该女教师询问客服解决办法,自称惠农e贷的业务员联系她,告诉她需要缴纳10%的解冻费,到时会随贷款一起返还,并告诉她解冻后必须在10分钟内提现。于是,该女教师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了3万元,转账后打开APP点击提现,发现账户又被冻结。她联系业务员,对方称其没有及时提现造成的,需要缴纳账户余额30%的解冻资金。该女教师再次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款后,对方又称需要多次转账,在不断诱导之下,共计被骗几十万元。

      警方提醒

      (一)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任何中奖信息,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不参与任何形式的网络刷单、刷信誉。大多数兼职刷单、返利都是诈骗。

      (二)不轻信他人。不相信任何自称社保、通管局或公检法部门的电话核查,公检法从不通过电话网络办案。如有疑问,请直接拨打110或者96110进行核实。

      (三)绝不转账、借贷。未核实清楚身份,不向任何人汇款、转账。如陌生人要求操作转账或进行借贷,不要理会,一定是诈骗。

      (四)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个人资料外泄,不要随意点击推广性的文件,谨防个人QQ、微信等账号被盗。也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信信息等资料泄露给他人。

      (五)加强与警方的配合。在接到此类信息、电话时,教师应沉着冷静,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破案线索,协助警方破案。


      此外,学生和家长也要警惕,新学期到来,班级微信群、QQ群再次活跃起来,许多不法分子乘虚而入,冒充学生、老师骗取各种费用——

      【案例一】 “我是学生”

      2022年11月27日,漳州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接到预警线索,家住漳州市区的刘女士有可能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接警员立即拨打刘女士的电话进行预警。在接警员的耐心解释下,刘女士最终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微信、QQ伪装身份诈骗,还好她未转账就接到了预警电话,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据刘女士回忆称,当天她登录QQ时收到一条好友申请,申请人的头像和信息与其就读于市区某寄宿制中学的孩子QQ几乎一模一样。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刘女士特意为孩子选择了禁止学生在校期间私带手机的寄宿制中学。刘女士收到信息时正是上课时间,虽对孩子能上网有些疑惑,但出于担心还是添加该QQ为好友。刘女士询问“孩子”为何能上网,“孩子”解释道“电脑教室能联网,有急事所以登录了QQ”。听到“孩子”这么说,刘女士的疑虑便消了大半。忙问“孩子”有什么急事。这时,该QQ发来消息称需要补缴学杂费,说这次收费与以往不同,需要将学杂费转入某个指定账户。就在刘女士犹豫是否该相信“孩子”的话进行转账操作时,接到了漳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来电,才没有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案例二】 “我是老师”

      2022年10月1日,厦门某学校的家长李某看到学校的班级群发布了一条信息,发信息的人是班主任兼英语老师黄老师。“黄老师”表示,学校要收取175元的资料费,并发出一个转账付款的微信二维码。这位“黄老师”用的头像和班主任黄老师的一样,就连群名备注也一样。李某等多位家长信以为真,立刻转账付款。

      没过多久,真正的班主任黄老师出现了。黄老师表示,学校压根没有收取过资料费,在群里发收款信息的“黄老师”是假冒的。这时,假冒的黄老师突然退群了,家长们这才发现上当了。

      发案当天,厦门市公安局湖里分局警方共接到15名家长报案,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该局刑侦大队技术科科长蔡荣泉带领网络勘查实验室技术员第一时间对受害人的相关QQ群网络数据进行采集,提供了有力的前期数据和线索保证。

      2022年10月3日,专案组民警赶赴广西,对嫌疑人活动地区进行摸排侦查,锁定了嫌疑人的落脚点,并在10月8日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警方提醒

      老师和家长做到以下几点,可防止更多的人被骗:

      1、针对班级QQ、微信群成员身份迅速展开核查,对于可疑人员果断清除,不留隐患。

      2、制定严格的入群审核机制,并由家委会和老师共同把关,防止“李鬼”出现。

      3、寄宿制学校的缴费,应制定严格的收费制度,若由学生通知家长,应附带纸质或短信通知,或对于不方便与孩子核实的家长,应与负责老师保持沟通。

      4、对于需要老师代收的费用,老师应于家长会或开学报名时面对面通知缴费形式,不随意变更。凡是对涉及缴费有疑问的家长,请及时与老师电话联系。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3/pufashuofa_0223/272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