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捐赠救助

    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暖——兴安盟救助站工作纪实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3-03-05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兴安盟救助站坚持以有效举措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任务,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

      一、细致做好街巡工作让需要救助的人感受到温暖

      为切实做好冬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兴安盟救助站将每年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从国家要求的11月1日至次年的3月15日,延长为10月15日至次年的4月15日。自新冠阳性感染者疫情发生后,兴安盟救助站工作人员更是加紧了步伐,踏着夜色、冒着风雪,走街串巷地开展街巡工作,积极做好对救助人员的救助护送工作。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寒冷天气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来说是对生命健康的极大威胁。夜幕降临,工作人员带着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等物资,对繁华街道、银行自助服务区、车站、医院、废弃拆迁危房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滞留的地点开展街头主动救助,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陷入困境而无法回家的群众提供及时救助。

      在一次街巡中,我站工作人员走遍市区的自助银行提款机室,最后在市内一处银行提款机室内发现了一名躺在地上的中年男子,疑似流浪人员。“吃饭了没?天气这么冷,需要救助吗?有没有身份证?家住哪里,送你回家,还是跟我们去救助站?”工作人员询问时呵出的阵阵“哈气”传递着浓浓的温情。经询问查证,该男子系兴安盟籍户口,工作人员为其穿上了暖和的大衣,又提供了食物、水等救助物品,之后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男子同意回家。

      随着飘起的小雪,天气也是越来越冷,救助车却驶离了市区,来到满是废弃拆迁危房的小胡同。因为下雪、路又窄,车子无法驶入,只能是下车步行走过去,前脚刚迈出车门,凉飕飕的寒风便直灌入衣襟,一行人裹紧衣领深一脚、浅一脚地灌了满鞋的风雪。“这里好像有脚印。”“看看有没有拢火的?”“有没有人啊?”没人应答便一间间地去查看,人手一个手电筒,把罕无人迹的小胡同照得通亮。像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站内常有发生,像这样救助的夜晚更是站内每一个工作人员多年以来延续的习惯跟责任。

      二、真心做好关爱服务让需要救助的人感受到温暖

      为了提升站内服务质量,兴安盟救助站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畅通救助热线,严格落实“五个一”服务措施,提升站内照料服务质量。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心理健康等服务内容和标准提出具体明确要求,明确站内救助接待中心、医务室、社工站协同合作做好受助人员站内服务工作。救助接待中心负责受助区域的卫生清扫,帮助受助人员按时更换衣服,及时晾晒清洗被褥;医务室能够做好入站人员体检,及时排除传染疾病风险,根据每个受助人员的体检结果,制定受助人员医疗服务方案并建立医疗服务日志;社工站对受助人员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开展心理疏导、并以文化娱乐等形式,缓解受助人员的紧张焦躁情绪,为受助人员提供全面、优质的站内照料服务。

      2022年10月,救助站救助了一名87岁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身体不适行动困难,即使拄着拐杖也难以正常行走,值班人员在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将老人护送至定点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因老人已经无法正常行走,工作人员便一直背着她上车下车,帮助挂号缴费、安抚老人情绪。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多才完成全部检查结果,经过医生诊断老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腰椎侧弯等重病,需要马上入院治疗,随后工作人员便及时为老人办理入院相关手续,与医护人员做好交接,并为其准备充足的生活用品,鉴于老人行动不便还安排护工全天24小时精心照料。住院后的每一天,医务室的卫生员都会与护工询问老人恢复情况,通过视频电话与老人沟通,了解老人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住院后的第3天,老人的病情明显有所改善,在护工的搀扶下可以下地慢慢行走。住院后的第10天,老人可以自行下地走路、洗漱、吃饭,基本达到了生活自理的程度,恢复的非常好。但随着身体的逐步恢复,老人开始有些厌烦情绪,有不想在医院继续治疗的想法,加上对家乡的思念,情绪上就有些浮躁,每天都着急要出院,面对这种情况,站内卫生员每天跟老人进行视频聊天至少两次,跟她聊聊她家乡的事、她以往的故事,舒缓她急躁的心情,让她感受到虽然在外就医,但依然有人在牵挂着她,慢慢的老人心情有所舒缓,不再着急出院回家,也不再有任何不满的情绪,每天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愉悦。护工偶尔还会发来一段老人家唱歌的视频。当每次与老人进行视频聊天时,她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

      经过20多天的就医治疗,老人具备出院条件,救助站工作人员便将其接回站内继续开展照料服务,每天有专人  陪护、每顿有可口美味的饭菜,老人在站里每天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为了方便老人在站内活动,站里又为老人买了一副新拐杖,老人家特别的开心,还夸赞工作人员想的周到、做的细心。“独在异乡为异客”,虽然在站内的生活很是舒心惬意,但是老人依旧难以掩盖思乡的情绪,为了能够及时将老人送回家乡,救助站多次与老人的户籍地联系沟通,确定返程时间和行程。但因疫情影响无法乘坐火车护送返乡,救助站经过反复研究、规划行程,最终决定驾车护送至户籍地安徽宿州。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就这样踏上了一场跨越2000多公里的爱心护送。

      三、认真做好寻亲落户让想要回家的人圆梦归乡

      对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的无户口人员,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重获身份、摆脱居无定所孤苦无依的生活窘境是他们的迫切期望。为了能让漂泊在外的流浪乞讨人员早日回家,兴安盟救助站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听”受助人员口音、“比”人脸相似程度、“采”DNA信息比对、“推”送到全国救助寻亲网等多种方式,对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的特殊救助对象开展寻亲工作。

      89岁高龄的老人李某,流离失所、形影相吊,离开家三十年之久,漂泊他乡,无人赡养,艰难生存,日夜思亲无处寻,找不到回家的路。当老人家从吉林省桦甸市辗转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的时候,他靠着打零工、捡废品勉强维持生计,因年事已高,老人家干什么都力不从心了,失去了生活来源,又没有法定赡养人,孤苦无依的日子对于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说是何等的不易。寒来暑往,几度春秋,故乡在何方?三十年的漂泊,亲人又在哪里,到哪里去找老人亲人的信息?寻亲之难,难于上青天。危难之际,兴安盟救助站积极协同阿尔山市民政局、各级公安部门,历尽千辛万苦,通力合作,最终把这位老人送回到家乡。为了解老人返乡后的情况,兴安盟救助站以网络连线的方式回访了李云根老人,面对这一切,老人家激动不已,情不自禁的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的由衷谢意。老人家满怀深情地说:“兴安盟救助站的这些好领导、好干部不是亲人,胜过亲人。”

      救助人员白某(男,68岁、无户籍、无身份证明),在外务工多年,辗转多地,自述最近一次务工经历是在呼伦贝尔某农场放羊,因年老体衰,逐渐丧失劳动能力而被解雇,没有了生活来源。多年的打工生涯收入微薄,也没有留下存款,现如今身无分文,便几经辗转来到兴安盟救助站求助。兴安盟救助站一方面开展照料服务和身体健康管理。不仅有热腾腾的饭菜、遮风挡雨的庇护、干净温暖的床铺、还有及时的医疗服务、耐心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通过救助系统人脸识别、头条寻亲、公安DNA基因库比对以及自述出生地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核查白某的亲属线索及户籍信息。但历时三个多月的奔走协查,工作人员依然调查未果。滞留满三个月后兴安盟救助站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将受助老人白某安置在乌兰浩特市社会养护服务中心赡养生活,辗转多年的老人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可以安享晚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救助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社会最底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兴安盟救助站将始终聚焦服务对象,对受助人员给予温馨关怀,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存权益和人格尊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切实推动全盟救助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发至:

      

      

      

      

      

       民政部网站

      

       中国民间组织网 国家地名信息库 中国老龄协会 中国福彩发行中心 中国收养中心 民政部

      

       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

      

       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

      

       内蒙古盟市民政网站

      

       阿拉善盟民政局 乌海市民政局 鄂尔多斯市民政局 乌兰察布市民政局 锡林郭勒盟民政局 通辽市民政局 兴安盟民政局 呼伦贝尔市民政局 包头市民政局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

      

      网站地图网站声明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承办: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 蒙ICP备2000014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49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63号联系电话:0471-6944785
    原文链接:http://mzt.nmg.gov.cn/mzzx/jcxx/shjz/202302/t20230220_22589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