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关注

    45位无名烈士,归队!

    来源: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4-08

      

      迁葬现场。

      调查无名墓历史 确认英烈身份 迁葬烈士陵园

      时光飞逝,历史尘封,辽宁省兴城砬子山18座合葬墓,曾经是历史之谜。直到2021年,兴城市人民检察院与兴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调查,掀开了一段尘封了70余年的悲壮史实。经调查确认,这18座合葬墓确系砬子山阻击战牺牲的烈士之墓。

      山河同悲,不忘英魂!3月31日,兴城市举行盛大的迁葬仪式,将18座无名烈士墓里的45名烈士遗骸集中迁入兴城市烈士陵园安葬。

      尘封75年的历史

      松涛阵阵,山风低咽!

      “今天,在这庄严肃穆的时刻,我们举行烈士遗骸送迎仪式,我们将埋葬在白塔乡塔沟村的解放军烈士遗骸迁葬到兴城市烈士陵园安息,让烈士的精神得以弘扬光大,让红色血脉得以赓续,让红色基因得到传承发扬。”3月31日7时,在兴城市白塔乡塔沟村砬子山,烈士遗骸被妥善地挖出、装殓,烈士灵柩覆盖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9时,送迎仪式正式开始,白塔乡党员干部、塔沟村“两委”班子成员、部分群众、新闻媒体、志愿者、兴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公安民警等上百人为45位英烈送行。

      警车开道,送行车队缓缓地行驶在去往烈士陵园的乡间硬化路上,也许,山坡上的某一棵树、山丘里的某一堆石头,就是这些英烈作战时曾经的掩体,某一片泥土下,有他们洒下的热血……灵柩里的45位英魂,好似终于同当年胜利的战友一起,向战场告别!

      ……

      冲锋号声跨时空而来,时光回溯,是75年前砬子山的战火硝烟。

      1948年9月7日,中央军委制定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指示东北野战军迅速集中主力南下北宁线,截断东北敌军撤退关内的陆上通道。

      按照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决定派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四师、第六师、第八师出击兴城至绥中线,首先攻占北宁线上兴城、绥中至山海关各段据点,以钳制锦西、葫芦岛守敌。为迅速夺取锦州,关闭东北大门,歼灭境内敌军创造有利条件。

      9月12日,独立第六师穿插至锦西与兴城之间的砬子山一线设防。中午12时,独立第六师16团一营与锦西出援的国民党54军一个团之敌发生交战。自此,打响了辽沈战役的第一枪,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至9月15日,装备精良的国民党54军在砬子山一线阵地组织多次大规模疯狂进攻,解放军参战部队以“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顽强精神,连续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在部队伤亡严重的情况下,坚守住了砬子山一线阵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为全歼兴城守敌,切断北宁交通线,夺取辽沈战役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砬子山阻击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规模极小的一场战役,因其重要性和壮烈程度载入史册。战役结束后,胜利队伍辗转新战场,而牺牲在此次战役中的部分英烈的埋葬地,却成了一个历史谜团。

      

      献花表敬意。

      为无名烈士“正名”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在保护英烈名誉、荣誉方面,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职权。

      “本地媒体上有一篇报道,说兴城砬子山有18座无名烈士墓与辽沈战役有关,你们好好调查核实一下,如果情况属实,一定要发挥好我们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职能,推动烈士墓的保护和管理。”

      2021年6月初,葫芦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郇义海从当地媒体看到一篇名为“这是一个老兵和村民们多年的心愿:让葬在山坡下的无名烈士回归陵园”的报道后,立即指示兴城市人民检察院做好调查核实工作。兴城市检察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责成第四检察部立即着手调查。

      “当时我院领导班子和公益诉讼部门达成高度一致,如果情况属实,就一定要为英烈‘正名’!”兴城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逵说。2021年6月23日,兴城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去往砬子山实地进行调查,踏上了“检察蓝”守护“英烈红”之旅。

      零散资料记载,砬子山阻击战极为惨烈,伤亡惨重,战斗结束后,很多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安葬在了白塔乡“白塔”的旁边,后迁移到塔沟村砬子山的山坡下,形成这18座零散合葬墓。但一直未被确认烈士身份,没有得到管理。

      70余载岁月,当年几乎被炮火打秃了的砬子山早已恢复了郁郁葱葱,掩住了当年的烽火,散去了历史的硝烟,18座寂寞的坟茔藏在杂草丛生的山坡下。当检察官与塔沟村党支部书记张俊信深一脚浅一脚地进山勘查时,发现“烈士墓”只有6个字可以概括——矮土丘,杂草生。

      要重新找回那段历史,接续70余年的时空,谈何容易!

      几经辗转,检察官找到了当地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他是这18座墓形成的目击者。据老人讲述,1948年砬子山阻击战后,一些牺牲的解放军战士被埋在了白塔乡“白塔”附近,1951年进行过一次迁骨,就是这次迁骨,形成了这18座坟茔。受当时条件所限,装殓时有棺材,甚至还有大柜,都是老百姓从家里拿出来的,用大马车拉到砬子山山坡下埋葬。而且,不是一个棺材或一个柜装一个人,有的装两个人,有的装3个人。老人的证词成为确认烈士墓最有力的证据之一。

      7月,兴城市检察院与兴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二次进山勘查,在塔沟村召开联席会议,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同时,又找到5位直接和间接见证人进一步调查。8月底,兴城市检察院、兴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白塔乡政府相关人员和志愿者以及5位知情老人到塔沟村就18个无名零散合葬墓安葬者的身份认定问题开展了最后的座谈交流,最终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确认了无名无碑墓地的烈士身份。

      兴城市检察院向兴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送诉前检察建议,建议确认18座无名无碑坟墓为烈士墓后,将其纳入辖区管理保护体系。兴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决定,将对18座烈士墓烈士遗体进行迁骨,回归兴城市烈士陵园。

      忠魂归陵园

      在兴城市烈士陵园,兴城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一级检察官王晓慢泪洒检服:“这是我从检以来办过的最有价值的一个案子。用自己的力量,用我们的检察力量,为无名烈士正了名,让他们得以在75年后,正式‘归队’。”

      3月31日上午10时,安葬仪式在兴城市烈士陵园正式举行。300余人胸前佩戴白花,夹道迎接烈士灵柩进入墓地。

      礼兵按照指挥员口令就位礼迎烈士,将18个烈士棺椁缓缓抬入烈士陵园。在第一个台阶上依次排开站立,18个棺椁里的英魂再次“整装列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回荡在烈士陵园,所有参加仪式的人员全部庄严肃穆,唱国歌、敬英魂。

      烈士终于“归队”,英魂就此安家。这是兴城市烈士陵园建园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烈士安葬仪式,至此,该陵园共安葬1307位烈士遗骸。

      “保护英烈权益,就是保护时代精神的坐标,英雄难忘,情怀难了,我们‘检察蓝’守护‘英烈红’,为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良好氛围贡献了检察力量。”郇义海说。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2/2023-04/06/content_1264665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