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调查

    警惕“令人心动的 Offer”!

    来源: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6-17

      “工作很简单,打打电话就行了,有脚本,轻轻松松挣钱。”“不需要学历,低门槛!高收入!”“拉人入群就行了,每拉一个人都可以提成,钱来得快得很!”……面对这种“令人心动的Offer”,你如果心动并且行动就惨了,因为这极有可能是电诈犯罪中黑灰产业链的一环——“引流”。近日,成都市双流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为诈骗人员“引流”被判刑的案件。

      

      2022年5月,田某某从朋友耿某(另案处理)处了解到“拨打电话引流获利”的信息,便联系了上家“阿K”。同年5月至6月27日,田某某陆续邀约何某、袁某某、杨某(未成年人,另案处理)等人从事“拨打电话引流获利”的诈骗活动。具体方式为:田某某、何某、袁某某、杨某等人通过拨打上家耿某等人提供的电话号码,按照话术本模板,冒充某招聘网站或某游戏公司工作人员,以介绍工作或推广游戏为由,诱骗有求职需求的人员进入上游诈骗人员组建的QQ群,每成功拉一人进群,便可从耿某处获得18元至20元不等的报酬。

      

      经核实,田某某等几名被告人拨打诈骗电话达1972人次,成功将两名被害人拉至诈骗QQ群,致其因电信网络诈骗损失50680元。

      

      成都市双流区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田某某、何某、袁某某等人,明知他人是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仍按照上家的要求拨打诈骗电话,骗取被害人财物,数额巨大,且拨打的诈骗电话达1972人次,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田某某、何某、袁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至1年4个月不等,并处罚金5000元至3000元不等;对公安机关从被告人处查扣的手机,依法予以没收;对被告人违法所得2000元,继续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法官说法

      

      本案承办法官表示,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分工日益精细化,催生了专门的“引流”人员,这些人员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面对面扫码关注等方式发送诱导性信息,利用专门话术引导被害人加入犯罪分子的微信群、QQ群或下载指定App后,再由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对被害人实施“精准”诈骗。

      

      本案便是一起典型的为诈骗人员“引流”被判刑的案件,“引流”团伙就是诈骗开始的“前端服务”,没有“引流”就无法精准地实施诈骗。大部分做“引流”的人员都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后期均由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对被害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自己并未直接参与诈骗活动,殊不知其“引流”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严惩。

      

      法条链接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八条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蒋颀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王一多)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azsf/20230616/27576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