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麦子的记忆

    来源:河北省公安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3-06-17

      麦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粮,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麦子养大了我这个北方娃,也装满了我童年的记忆。

      对麦子最初的记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3岁左右,根本不知道麦子是何物,充其量也就学个名字罢了。之所以有记忆,是因为奶奶。一天傍晚,打麦子的场里亮起了昏黄的灯光,爸爸和妈妈还在忙着,奶奶从场里带着我回家做饭。奶奶是个小脚,身子瘦小,常穿一件侧面系扣的粗白布卦子和一条系着绑腿的黑色裤子,灰白相间的头发后边梳个发髻。爷爷去世得早,她一个人把父亲拉扯大,生活的磨难让她变得特别谨小慎微。

      那时,村里村外全是树和灌木,通往村里的路是泥泞的土路,两边都是大水坑,入夜的村子,根本看不到灯光,要回家只能借着星星的光亮。我太小,不懂什么是害怕,现在想来,漆黑的夜晚,奶奶从村外独自带我回家,心里一定是害怕甚至恐惧的。到了家的胡同口,奶奶拉着我就往南边走,我却偏要往北走,我俩其实谁都不懂方向,只是说家在这边儿或是那边儿,奶奶看我闹得厉害,没办法,还是妥协了,小声和我说:“我们先往那边儿走走,如果找不到家就赶紧回来,行不?”我答应了,于是,奶奶带着我按照我指的方向走去,结果,还真到家了。看到家里的小木门,奶奶高兴地抱起我说:“我的好孙子,你可救了奶奶了。”我开心地笑了,心里美美的,这或许是我人生第一次有成就感。想来那时的奶奶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心里也是很害怕的吧。奶奶怕爸爸妈妈笑话,让我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他们,我也很听话,这成了我和奶奶的秘密。

      对麦子的记忆更多的是对麦场的眷恋,那里铺满了我的童年。麦场都在村外,有足球场大小,地面是土的,但是经过碌碡无数次的碾轧,泥土变得平整而坚硬,麦场里到处都是往年留下的麦秸垛,就像平地里一座座独立的小山丘。过去收麦子可是个“大工程”,需要几家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完成,所以邻里之间特别亲近,就像一个大家庭。在场里打麦子需要几天时间,大人们为了休息和晚上看麦子,便就地取材,用麦秸搭起窝棚,或干脆把麦秸垛底部掏个大洞当窝棚,这可成了我们小孩子最大的乐园,我们从这个窝棚钻进那个窝棚,从这个麦秸垛爬上那个麦秸垛,玩捉迷藏、玩滑滑梯、玩过家家,甚至还模仿战争片里的镜头打仗,只要听过、看过,甚至异想天开的事儿,我们都能在麦场模仿一番。

      麦收以后,大人们用麦秸把窝棚都堵上了,我们就再把它掏开继续玩,不管酷暑寒冬,不管艳阳高照还是日落西山,只要课余时间,麦场里到处充满了孩子们的尖叫声、吵闹声、哭笑声,俨然就成了孩子们展现童真、释放野性的游乐场。

      对麦子的记忆还有小学的那篇课文《颗粒归仓》。每年麦子成熟的时候,我们都要放麦假,老师们要回家收麦子,而学生们都要捡拾田地里遗落的麦穗并脱下麦粒,等开学的时候交给学校,老师用卖麦子的钱给学生们买笔和本。因为麦子从翻地、施肥、播种,到浇地、除草、喷药,再到收割、脱粒、晾晒、收储等等,都是人工完成的,每一个麦粒都凝聚着大人们辛劳的汗水,所以,他们在收割小麦的时候,都十分仔细,遗落的很少。并且,上岁数的老奶奶、老爷爷们也不肯放过机会,和我们争抢着捡拾麦穗,我们要拾到麦穗是很不容易的。再加上我特别贪玩,捡着捡着就跑到一边儿爬树掏鸟窝或是下水摸鱼去了,一天的收获可想而知。最糟糕的是还把衣服弄得满是泥土,留下“罪证”,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回家挨爸妈一顿痛骂。后来,爸妈干脆不让我拾麦穗了,让我和他们一起打场。打场是个辛苦活儿,首先要把已经运到场里带着麦穗的麦个子摊开,均匀地铺到场上让太阳暴晒,然后用拖拉机拉着碌碡进行碾轧,等到碾轧了无数遍、麦粒完全脱离了麦秸以后,还要把麦秸翻过来,再用碌碡碾轧另一面,之后就要起场,把麦秸用叉子抖落干净聚堆儿,垛成圆形的麦秸垛,之后,把留在场里的麦粒和麦皮一起堆成一堆,用木锨一锨一锨地把麦粒和麦皮的混合物扬到空中,借着自然的风,让麦粒和麦皮分开,收获的麦粒还要摊开晾晒,等彻底干透以后,再聚成一堆儿,装到袋子里面运回家。收麦子的不易,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颗粒归仓其实归仓的不仅仅是麦子,更多的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捡拾麦穗捡拾到的不仅仅是麦穗,还有农民种麦子含辛茹苦的汗水。

      现在的麦收已经都是机械化了,但每每闻到麦田成熟时弥漫在空气中特有的气味,心中总还是激荡不已。那些儿时关于麦子的一个个鲜活的小场景又会浮现在眼前,让人心驰神往。我喜欢麦子的味道,留恋麦子曾经带给我的那些人、那些事。


    原文链接:http://gat.hebei.gov.cn/default.php?mod=article&do=detail&tid=35468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