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政策法规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答记者问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佚名时间:2023-10-10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以下简称《办法》),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办法》修订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2011年,为应对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各地方和电网企业结合实际出台了具体操作办法,在降低高峰时期用电负荷、保障民生及重要用户用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用电秩序平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用电负荷特别是居民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全国范围内夏季、冬季用电负荷“双峰”特征日益突出,极端气候现象多发增加了电力安全供应的压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新的挑战,同时社会各方面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兜牢电力安全保供的底线。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电力供应保障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结合全国电力负荷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内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在《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基础上研究修订了《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

      问:《办法》有哪些调整?

      答:《办法》结合能源电力安全保供新要求,进一步规范电力负荷管理工作流程,做实做细电力负荷管理工作。《办法》主要修订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负荷管理内涵。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要求,电力负荷管理要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维护供用电秩序平稳,另一方面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升用能效率,其主要包括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等具体措施。

      二是强化电力负荷管理科学性和规范性。《办法》从实际操作角度,统一、规范电力负荷管理责任主体权责、组织实施流程等方面具体要求。需求响应方面,目前市场化需求响应已成为电力保供的重要措施,结合全国多地需求响应具体实践,进一步规范了需求响应实施流程、职责分工。有序用电方面,强调坚守民生用能底线,强化有序用电方案的合理性,规范有序用电全流程。

      三是强化技术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力负荷管理执行监测,推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为更好推动电力负荷接入系统和调用奠定基础。

      问:《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办法》共包括总则、需求响应、有序用电、系统支撑、保障措施、附则等6章44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为总则。明确了《办法》的电力负荷管理内涵、适用范围、部门职责、实施主体等内容。

      第二章为需求响应。明确了需求响应职责分工、执行程序和资金来源等内容。

      第三章为有序用电。明确了有序用电方案编制、启动条件、组织流程、违规责任等要求。

      第四章为系统支撑。明确了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功能定位,以及系统建设、运维、安全管理等要求。

      第五章为保障措施。强化电力负荷管理工作机制建设,要求加大宣传培训和总结评价力度。

      第六章为附则。明确相关名词的定义,以及《办法》的解释权归属和施行时间。

      问:如何推动《办法》有效落实?

      答:《办法》提出了电力负荷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跟踪电力负荷管理落实进展,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电力供应保障工作

      一是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全国电力负荷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电力负荷管理工作指导。各地要推动电力负荷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电网、用户三方协同联动作用,切实维护电力系统安全和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

      二是规范工作流程。《办法》明确了需求响应、有序用电工作要求和实施程序,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电力负荷管理工作体系,组织各方主体做好负荷管理实施工作。各地要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有序用电方案,严格保障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

      三是做好分析总结评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监测指导,做好对电力负荷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动态跟踪,每年组织各地、电网企业对电力负荷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同时,及时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推动各地电力负荷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原文链接:https://www.ndrc.gov.cn/xxgk/jd/jd/202309/t20230927_13609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