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服务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上新”又“上心”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

    来源: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作者:佚名时间:2023-10-22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记者10月12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安徽不断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强省建设,形成了各级政府强力推动、经营主体信心饱满、各界力量借势共赢的生动局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总量规模提升 厚植集聚发展新优势

      坚持“一企一策”,全省为企业量身定制专项支持举措,依托安徽“产业大脑”,开发数据分析、产销监测、供需对接等功能,上线安徽汽车产业“问题建议直通车”,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汽车产量169.9万辆,同比增长45.7%,占全国比重为8.1%;新能源汽车产量60.6万辆,同比增长76.6%,占全国比重为9.6%;汽车出口82.2万辆,同比增长78%,占全国比重为24.3%,较年初提高3.9个百分点,全国出口每4辆汽车中就有1辆“安徽造”。产销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汽车产业总体效益显著提升。

      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汽车业增加值增长43.2%,增幅比全国汽车业高31.5个百分点;营业收入3212.1亿元,增长45.8%,增幅比全国高34.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7.1亿元,增长285.6%,增幅比全国高283.2个百分点。

      优化产业布局 构建融合贯通新生态

      资源配置方面,全省坚持差异化发展路径,明确各市发展定位,引导各市错位发展。

      构建“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月度监测、季度通报、年度考核,分市差异化明确七大生态建设目标,明确产业承载区,督促各地比学赶超。

      

      蔚来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电动车企之一。 程昊 摄

      同时,梳理摸底全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企业3700余家,建立“七个清单”,分类择优开展扶持培育。构建整零对接机制,打造全省零部件供需对接平台,动态发布产品、技术、资金等供需信息,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路演大厅”,常态化开展成果发布、专题研讨、技术交流、供需对接、直播互动等多种活动,推动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后市场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高效精准对接。

      改善使用环境 拓展市场消费新空间

      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4.4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62%。今年以来,新增渗透率为39.2%,今年每销售100辆汽车,就有近40辆是新能源汽车。加快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一体推进市、县、乡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前8月,新增各类充电桩11.8万个。

      

      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 刘玉才 摄

      同时,举办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95个品牌携全系新能源车型参展,参展车辆达1000余辆,累计迎来观众53.5万人次,销售车辆18037辆,销售额超31.7亿元。

      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成功举办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圆桌会议,进一步提升安徽汽车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未来5年,我们将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创新生态、智造生态、服务生态、人才生态、文化生态、资本生态、开放生态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军表示。(记者 孟一凡 许梦宇)

      中安在线:2023年10月12日

      (http://api.app.anhuinews.com/content/7162713.html)


    原文链接:https://fzggw.ah.gov.cn/ywdt/mtjj/cyfz/1487900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