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漯河市郾城区探索主动发现机制,创新精准救助模式,用心用情打通服务困难群众“最后一米”,实现基层社会救助大提速、困难对象帮扶更精准、群众满意度大提升。
主动发现,精准救助。一是建立困难群众排查走访机制。区镇村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大脚板”,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走访”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调查了解基本生活保障和政策落实情况。二是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充分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发挥大数据的监测预警作用,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入户调查核实,有针对性地开展救助帮扶。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每月与殡葬、卫健、人社、医保、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进一步增强主动发现、精准救助的成效。截至目前,已通过主动发现机制,将176名符合条件的监测户纳入低保、12名符合条件的监测户纳入特困,实施临时救助159人。
扩围增效,兜底救助。一是简政放权。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将低保、特困、小额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的基础上,又将大额临时救助的调查、初审权下放,减少审核确认层级,简化优化工作流程,低保、特困在20个工作日内审批到位,临时救助在10日内救助到位,对火灾、交通事故等急难型临时救助一律“先行救助,后补手续”,进一步提高救助时效,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更加便捷。截至目前,共实施临时救助265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90.3万元。二是优化政策。优化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政策,适度降低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的条件,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以及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2023年将391名符合条件的重病重残人员纳入“单人保”。三是应保尽保。定期组织入户核查和大数据比对,开展城乡低保复核、专项治理、资金专项检查等工作,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则退,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人员74名。截至目前,全区城乡低保对象2268户4459人,比2022年同期增加216人,低保扩围增效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机制,联合救助。一是健全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出台《关于印发漯河市郾城区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调整32个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健全会议制度、联络制度和社会救助协调联动机制。二是上门救助。联合医保部门,通过医保大数据筛查,主动发现困难对象,对于大病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的家庭由所在镇(街道)、村(社区)民政干部和村级协理员上门核实有关情况,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保障或给予临时救助。三是部门联动。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作用,积极对接教育、人社、残联、公检法司等多部门,协调解决急难救助个案,成功实施部门联合救助。2023年多部门联合救助3户15人、办理涉法涉诉救助案件2件、联合救助未成年人2名。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用好“困难群众救急难慈善专项基金”,解决困难群众多样化、差异性救助需求,发放善款6.7万元,救助31人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