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智慧生活

    南方时论:确保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假期

    来源: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1-04

      “五一”小长假在即,如何确保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健康祥和过节,备受关注。

      今年“五一”假期是春节后首个小长假,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首个“五一”假期,广大群众探亲访友、旅游过节、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文旅需求将集中释放。疫情形势如何,交通状况如何,天气情况如何,与大众的出行息息相关。连日来,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省有关部门纷纷对“五一”假期前后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向着确保群众平安过节、欢乐过节聚焦发力。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节日特点精准防控风险,做好假期安全必答题,用心用情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高速公路出行集中、自驾旅游出行集中、潮汐车流集中……这个“火出圈”的“五一”,各类交通风险也将交织叠加。做好假期安全必答题,必须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安全有序出行。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到旅游探亲出行集中,旅游景区热点地区道路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加大;假期首尾出行流量大,交通违法肇事风险高;农村地区春播春种繁忙,务农务工出行交通安全风险突出;物流运输持续攀升,货车肇事风险突出;假期处于春夏季节转换过程,驾驶人易出现“春困夏乏”等方面的突出风险。公众也要密切关注交通路况信息和安全提示,合理规划出行。

      春季是甲流、乙流等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病毒感染也处于零星散发状态。做好假期安全必答题,必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假期正常出行需求保障,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科学精准落实“乙类乙管”后的各项防控措施,既要防止放松心态,又要避免防控加码。目前来看,短期内出现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小,但要持续强化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疫情动态和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重点机构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对于未被感染的人群、免疫水平已经下降的人群、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而言,则要注意做好自我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文化和旅游活动聚集性强、流动性大,会对热门目的地和景区安全工作带来较大挑战,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实施好游客流量管控方案,完善安全提示、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景区内消防、食品卫生等安全隐患排查,做好隐患整改工作,加强对缆车、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景区玻璃栈道等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对于游客自身而言,要提高安全意识,不前往没有正式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旅游;注重消防安全,不在户外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使用明火,游览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此外,从天气情况看,假期期间南方地区将会有大范围降雨,局地还有强对流,可能对出行造成影响。广大群众要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情况,特别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风险提醒,根据天气状况及时调整行程,及时应急避险。

      平安是幸福的原点、快乐的起点。确保“五一”假期安全稳定,不仅考验各地各部门的意识和担当,更考验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的能力和水平。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实干担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切实抓好“五一”前后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以确保安全稳定的实际行动检验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要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切实抓好公共安全管理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采取“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等,最大限度地消除隐患、防范风险、补齐短板,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的“五一”假期。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zfsp/content/post_1322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