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保障

    长治市各县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二)

    来源:山西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1-14

      “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历久弥新的魅力。从化解矛盾纠纷发展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各县区各具特色并贴合实情的社会治理方式,充分展现出长治市不断续写“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时代新篇章,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今日刊发潞城区、长子县、平顺县、武乡县、沁县、沁源县的经验做法。

      潞城区

      “一体化”创新推进

      焕发治理新活力

      

      今年以来,潞城区扎实开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助力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坚持机制、队伍、平台、网络、运行“五位一体”推进,发挥“五大优势”,合力化解矛盾纠纷。

      发挥组织领导优势,健全一套工作机制。潞城区将开展专项行动纳入年度平安建设重点工作,提请区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参照上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印发《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建立平安潞城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健全乡镇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政法委员统筹协调一线作用,切实筑牢落实执行的“最后一公里”。

      发挥齐抓共管优势,壮大一支调解队伍。加强167个人民调解组织、548名人民调解员的管理考评,开展人民调解员评定工作,成立28个以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设立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常驻轮驻区社会治理中心靠前解纷。成立人民调解员协会,组织参加省调解协会企业微信平台《新法新规》系列培训500余人次,对200余名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知识培训。

      发挥手段综合优势,建好一个治理平台。区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信息收集、分流督办、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的“四位一体”一站式社会治理实战化平台。乡镇社会治理中心坚持“基础+定制”原则,绘制解纷工作流程图,在原综治中心基础上扩展为“一厅六室一站”,确定“3+7+N”建设架构。城市社区打造“社区+小区+网格”多元解纷“微阵地”。农村以村级调委会为主体,整合村干部及“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五老乡贤”等调解力量,建设多元解纷工作室。

      发挥全科网格优势,织密一张调解网。突出党建引领,建立“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治理体系,实现组织推动、党员带动。明确城市社区网格管理“八个有”要求,开展社区网格“十小工程”,实施全科网格素能提升“十项行动”,涌现出南华社区“红网格”撬动“微治理”、西华社区“网格便民服务日”等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

      发挥基层创新优势,打造一批亮点特色。将德治融入基层治理,以邻里节、最美家庭评选、传统节庆日等为契机,选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发挥德治教化作用。积极鼓励基层一线探索实践,涌现出翟店街道“四个一”机制调解矛盾、住建局“三强三创三联”化解物业矛盾纠纷、公安分局“三色预警评估”“三三社区警务”、辛安泉镇西南村“网格+积分”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效能等一批“枫桥式工作法”。

      平顺县

      “一张网”织密服务

       兜住民生大小事

      

      平顺县创新举措,压实责任,细化任务,整合社会多支队伍力量和资源优势,构建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全县调解成功率、调撤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满意度逐步上升。

      高位推动,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将践行“枫桥经验”、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县委督查室定期督导任务落实情况,县乡两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构建党委主导、条块结合、部门协同的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专项行动,落实县处级领导轮流接访、包案化解等措施,全面加强重复信访集中治理,化解信访积案,推动信访事项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妥善解决。

      多方联动,分类化解到位。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对各村组、社区、单位进行滚动式地毯式排查,切实把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排查出来,登记建档、分析研判、化解处理。制定实施“一村一乡贤”方案,吸纳威望较高、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乡贤充实到基层调解队伍。注重身边榜样的示范、村规民约的约束、行业章程的规范、生活礼俗的教化,着力引导广大群众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

      党建引领,机制保障到位。构建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机制,推行“1+3+N”模式,以社区党委带头,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为支撑,社会组织、志愿者、业主等共同参与,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强综合网格建设,实现“多网合一”、全域覆盖。优化社区综治中心组织机制,将社区综治中心优化升级为集风险排查防范、矛盾多元化解、综合网格服务管理、风险研判和指挥调度等功能为一体的实战工作平台。

      村民说事,共建共治到位。组织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乡贤、“五老”、村民代表、“法律明白人”等组成“村民说事会”。推行“说、商、办、评”四步法,让村民上门说、现场说、定期说,及时厘清群众关切的民生、发展大事和邻里、家庭纠纷的小事,通过有事敞开说、遇事多协商、大事齐心办、成效众人评,真正实现“村民的事情自己办、众人的事情商量着办”。建立完善说事事项、商议情况、承办责任、办理结果、满意评价“五个清单”,逐一跟踪督办、事后回访,落实闭环运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落实、力争事事满意。

      武乡县

      多元化联合调处

      共商共治解难题

      

      武乡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筑牢基层之基。按照“党建引领、党员入格”的要求,纵向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络架构,整合基层党员力量,配优网格员,配强网格长,切实形成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的治理格局。大到容纳数千人的住宅小区,小到个体经营夫妻店,都被纳入网格中,党组织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与此同时,大力推行“党建+基层治理”,探索行动党支部、区域性党支部等功能型党组织覆盖方式,确保党组织有形有效覆盖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并健全政法委员统筹基层社会治理、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注入动能。

      精细治理,解决急难愁盼。建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制度,聘任38名同志为法律咨询专家,并从中选聘5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45家单位设立了法律咨询服务室,对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法律风险进行防控、重大矛盾纠纷和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全县政法干部分两批赴浙江省诸暨市枫桥学院培训学习;设立无人律所,提供“7×24小时”便民智能法律服务;成立矛盾纠纷化解人才库,将有威望有乡村情怀的乡贤、老党员等纳入矛盾纠纷化解人才库,用“五老议事”制度助力基层治理。

      多元解纷,提升治理效能。充分整合资源,建成县多元解纷中心,规划设置“一台四区七室一庭”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了290个乡镇、村(居)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社会治理平台。注重落实部门联动机制,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相结合的方式,安排人员进驻,以多元化解协同机制优化工作流程,集约化受理群众各类事项,实现群众诉求全方位受理、多手段调处、一揽子终结。今年以来,化解涉法涉诉积案9件,切实提升了治理效能、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营造了稳定环境。

      沁县

      “查解效”协调联动

      构建解纷新格局

      沁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过程导向,形成工作闭环,注重“查”“解”“效”协调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高质高效、走深走实。

      以“查”为先,全面排查做到底清数明。县综治中心以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为发力点,把排查范围限定在网格,将排查事项落实到事到人,县乡两级每周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听取工作汇报,集中精力研究解决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县公安、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进行专业性排查,各乡镇各村结合各自的民风、资源、产业等实际情况,开展常态化访查。搭建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为“定纷止争”打牢基础。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群众事项分流转办服务台,机关干部轮流坐班接待办事群众,做到办理业务引导到业务区、群众来访分流到信访接待办、群众纠纷接引到人民调解室,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关口把控、前端化解。

      以“解”为要,多元化解提升解纷质效。对于简单的矛盾纠纷,由村两委干部、网格员就地调解,通过与群众“拉家常”等交流方式耐心劝导,减少摩擦和纠纷。对于土地纠纷、资金纠纷需要专业部门介入的复杂问题,镇级层面组织包片包村干部、分管领导、各办有关人员,组成调解小组,凝聚工作合力,全面细致处理化解矛盾纠纷。统筹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县信访接待中心、多元解纷中心融合建设,打造职责分工明确、问题高效办理的社会治理中心,搭建系统化处理时间跨度长、涉及主体多、风险隐患大的矛盾纠纷平台,统筹专业部门、专业队伍、专业力量,聚焦矛盾纠纷各环节、各步骤,精准施策、系统处理,确保实效。

      以“效”为重,跟踪问效确保化解实效。针对排查的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清单式列出,明确矛盾纠纷的类别、简要事例、涉及层级、责任人员、办结时限等,将矛盾纠纷具体情况和内容反映在纸面上。坚持项目化运作的思路,将矛盾纠纷调解与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对于调解难度大、有典型性且已经成功完成、解决的矛盾纠纷,从情况简介、做法成效、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形成矛盾纠纷调解案例,编辑成册,形成范本,有效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长子县

      多维度精准发力

      提升治理新效能

      

      长子县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痛点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夯实组织保障、创新治理模式、探索先行先试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夯实组织保障,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成立专项办,建立“1+4+6”(即1个办公室、4个工作组、6项工作制度)工作模式,在建强组织、破解难题、服务群众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原有292个农村党支部的基础上,按“一个网格设立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原则,补充建立网格党小组930个。目前,全县13414名农村党员全部编入网格党组织,健全了“行政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全科网格党组织体系,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创新治理模式,织密多元解纷一张网。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访调裁审处”多元解纷机制。成立县人民调解员协会、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6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全县13个乡镇(服务中心)依托社会治理中心全部设立多元解纷工作站,286个行政村6个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场所建立多元解纷工作室(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深化警民联调机制,制定《进一步推进司法诉讼、信访事项与人民调解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针对各工作环节进行了细化明确,促进人民调解参与社会治理。创建石哲、东田良、鲍店三个“枫桥式人民法庭”,由三个人民法庭庭长带头率先在三个人民法庭辖区开展多元解纷下沉试点工作,建立法官联络站(点),实现法官说法接地气,百姓说事“零距离”。

      探索先行先试,激发矛盾调处新效能。坚持把试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推进乡镇社会治理中心建设。目前,13个乡镇(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全部规范化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常张乡社会治理中心按照“1+4+N”功能规范设置,即群众接待大厅、网格管理室、矛盾纠纷调处室、调度指挥室、心理服务室,还整合派出所、司法所、民政等多个部门办公资源,推动综合治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日常工作开展,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沁源县

      “十百千万”聚合力

      矛调服务“零距离”

      

      沁源县积极探索延伸“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以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为要,通过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功能,搭建“十百千万”平台,构建起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三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实现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一揽子提供群众服务。

      十大行业领域、44家职能单位构建多元解纷平台。针对矛盾纠纷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的新特点,沁源县综治中心因地制宜,在教育、物业、文化旅游、劳动关系、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邻里关系、企业及其他等十大行业领域和44家职能单位进驻综治中心,开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平台建设,建立“线上与线下、服务与解纷、调解与诉讼”有机融合、无缝衔接的具有沁源特色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与此同时,制定流程机制,通过实施接待、受理、交办、办理、协调、回访、督办和销号的“八步走”闭环管理,进行“一揽子”调处,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科学划分网格,配齐数百名网格员。围绕基层治理的难点、痛点问题,推行“党建+网格化”模式,构建覆盖全面、配置合理、服务高效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真正做到“堡垒建在网格、党员沉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形成“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辅助员+微网格员”网格体系。同时,引导社区楼栋长、老党员、老干部等自治力量融入网格,党员干部“双报到”下沉网格,民警、法官、检察官等司法力量进驻网格,志愿者、社会组织等辅助力量深入网格,打造多元化网格队伍体系,凝聚工作合力。

      千名人民调解员,织密基层平安网。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独特作用,通过“党员+网格员+人民调解员+警务助理+法官+‘四员五老’+志愿者+乡贤+N”数千名矛盾纠纷调解员,从源头上化解纠纷,提升群众满意度。

      发放便民卡,心理服务进万家。精心设计“便民服务一卡通”,将417个网格所包联的网格长、网格员、警务助理、法官等服务事项印制3万余张卡片,群众有问题随时“下单”,网格员第一时间“接单”,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县、乡综治中心设立“心理服务室”,配备专人负责服务室工作,协调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心理辅导活动;每个社区公示心理咨询师电话,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咨询预约服务,打通社会心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长治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b737277006084840b8b53e13cd5d162a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