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河南省漯河市:“三量”协同蹚出救助“暖心路”

    来源:河南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07-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南省漯河市围绕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实践“人找政策”与“政策找人”的双向奔赴,寻求社会救助“存量”“增量”“变量”最优解,释放“公正、公平、正义”正能量,全力打造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漯河模式”。

      “精准瘦身”盘存量,让公正可感可触

      强化政治引领。漯河市委、市政府连续五年将精准兜底保障纳入民生实事,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出台《漯河市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等政策性文件,确保困难群众救助金按时足额发放,推动兜底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加大政策宣传。开展“救助政策进村居”活动,实现全市1364个村居宣讲全覆盖。印制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手册5万余份,组织培训10余场次,社工(救助专干)入村入户3万多人次。制作“小漯说救助”短视频5期,点击量达20余万人次。开展复核认定。加强数字监督,开展部门间数据比对,用好核对手段,对“存量”人员进行复核认定,加强入口、过程、出口全流程监管。两年来共退出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1.3万人,让公正的光芒照耀沙澧大地。

      “科学穿透”扩增量,让公平可信可见

      开启摸排“探照灯”。完善“五社联动”机制,推行乡镇(街道)、村(居)、村民小组(小区)、楼栋、单元“五级联动”工作法,对户籍人员、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摸底排查,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和监测预警,走访群众10万余户,发现困难群众1.3万人,新增低保6000多人。打造信息“协同网”。推动医保、教育、住建、人社等部门20余项信息共享互用,开展“穿透式”筛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和资源,消除救助保障盲区。每年约有4万余名困难群众获医疗救助,7000多人次获教育救助,300多户享受危房改造,5000多人获就业救助。实行探访“零距离”。开展申请救助“五必访”活动,即申请救助或反映问题人员必访、分散供养特困失能和半失能人员必访、分散供养特困精神障碍患者必访、易返贫致贫对象必访、临时救助对象必访,构建“自主申报+基层走访+平台监测”综合发现机制,对疑似存在困难的家庭,及时综合研商评估,实现精准评估认定。累计对全市2.4万户必访家庭开展探访和实地走访,解决实际问题200多个,让公平的机会普惠千家万户。

      “主动发现”应变量,让正义可视可及

      帮扶衔接有跨度。充分发挥市县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集公安、卫健、医保、应急、消防、保险等部门,提供伤亡、火灾、大额医疗支出、人身财产保险理赔、安全生产事故等信息,由乡镇(街道)落地查人、逐一“过筛”,为符合条件困难群众及时提供救助帮扶,形成救助合力。社工品牌有力度。持续打造漯河社工“社会救助暖心蓝”品牌,发挥民政社工“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作用,通过“敲门行动”敲开群众“心门”,全市范围内86个“救助服务点”24小时不打烊,为遇困者提供了温暖港湾。2023年以来,全市共链接慈善资源300多万元,走访服务困难群众10万余人次。主动救助有温度。对主动发现的困难群众实行“3+N”分层分类救助,及时纳入低保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救助范围,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服务,针对困难群众实施分类化、差异化的物资捐赠、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加快建立“物质+服务”的多元帮扶格局,让弱者有所扶、难者有所帮、困者有所助。2023年以来累计实施主动救助2.1万人次,用正义之光照亮困难群众前行之路。

      


    原文链接:http://mzt.henan.gov.cn/2024/07-09/30192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