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文化

    小暑食新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07-11

      小暑食新

      □赖大舜

      不经意间,又到了小暑节气,总让我想起故乡“食新”的习俗来。小暑“食新”的情景,如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在故乡,“食新”,又称为“食新饭”,几百年来,故乡人把小暑节气这天定为“食新”日。小暑前几天,家家户户要到水稻田里,寻找一些成熟的谷穗,将这些谷穗采回家,拿到阳光下晒干,再用米升碾压,吹去谷壳,得到少量新米。待小暑这天,新米掺和陈米,做成米饭。在全家吃新米饭前,先要供奉神灵,在神位前,备好三牲,摆上一碗新米饭,斟几杯米酒,放几碟时令蔬菜,点燃几柱香,虔诚地敬奉天神。面对神灵,女主人焚香叩首,嘴里念念有词,请五谷大神品尝新米,祈求五谷丰登,保佑全家食了新米,割稻挑谷,力气如牛。如此絮絮叨叨之后,全家才可开始“食新”。

      小时候是极向往小暑“食新”的。小暑这天,不仅可以品尝新米,还可以吃上肉与米粉、时鲜蔬菜,在我们心中,俨然就是一个盛大节日。那时候,生活虽清贫寡淡,但“食新”这天,母亲早早在厨房切菜煮肉,为我们准备一桌难得的佳肴。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满天飞,度过一个难忘的“食新”日。席间,母亲总会叮嘱我们兄妹仨,多吃新米饭,吃了能长高长大。那时,我们对母亲的话深信不疑,一阵狼吞虎咽,撑得肚子鼓鼓的。看到我们的样子,母亲笑得一脸灿烂。母亲说:“吃吧,吃够来,明儿踩打谷机,挑稻谷,就有力气了。”

      在故乡流传了几百年的“食新”习俗,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据。如果要追本溯源,大概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丰年》中云:“丰年多黍多,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这是西周先民庆丰年祭田祖的乐诗,周人因丰收,以丰收的果实祭拜神灵,以表感谢之意,并祈求神灵保佑。这场景,与小暑“食新”祭拜天神的习俗极其相似。隆重的祭天仪式,虔诚地焚香叩首,归根结底是先民们对饥饿充满了恐惧。

      我们这个脱胎于农耕文明的民族,对五谷有着深厚的情感。千百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最大的愿望。丰年祭神,小暑“食新”,与其说是先民们对神灵庇护而心存感激,不如说是他们缺乏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

      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丰收与否,要看天吃饭。每年,春季播下稻谷,到小暑稻谷成熟开镰,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旧粮已经吃完,新粮还未成熟,是农人最煎熬的时期。这时,多少农人家无隔夜粮,靠挖野菜充饥,勒紧裤腰带度过春荒。好在小暑如约而至,谷穗初熟,饥饿随着新粮登场,而最终离去。记得年幼时,我随母亲去村东大婶家借粮。大婶家劳力充足,家有余粮,看到母亲挑着箩筐来借粮,没有拒绝,大方地打开粮仓门,让母亲自个去装粮。临走,大婶还不忘安慰母亲,对母亲说:“等小暑过后,割了稻子,一切都会好起来。”是呀,小暑就是丰收在望的潜台词,小暑来临,宣布告别饥饿,离丰收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多年过去了,我对大婶一直心存感激,大婶春风般的话语,常在我耳际响起,犹如黑暗中一束亮光,温暖着我的心田。

      如今,又到一年小暑“食新”时,只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故乡小暑“食新”的习俗已慢慢消失,可我骨子里,依旧有根深蒂固的小暑“食新”情结。每年小暑时节,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年幼时的“食新”场景,怀念曾经的岁月。小暑“食新”,也教给我一个最平凡也最伟大的哲理:不论何时,只有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 (作者单位:上杭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fayuanwenyi_0708/449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