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报道

    “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掠影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4-08-12


      记者 张晶晶

      时下虽已立秋,但距离伏天结束仍有十余天的时间,一些地区高温依旧肆虐。如何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夏,仍然考验着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毅力和智慧。技术赋能提高救助质效,发动力量延伸救助触角。连日来,各地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及时发现、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入站受助、进站避暑,留下了诸多镜头。

      通过“数智驾驶舱”实时查看重点点位人员状况,随时发现救助对象

      近日,高温持续侵袭浙江省杭州市,最高气温连续突破40摄氏度。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值班室内,当日值班组长孟醒通过“数智驾驶舱”查看人员聚集点位的实时画面,突然在一个地铁口发现了“老熟人”李某的身影。孟醒立即将信息提供给正在巡查的副站长刘伟英。刘伟英立即带人前往李某露宿处,劝导其接受救助。

      李某今年60岁,无家人、无固定居所,长期在外流浪。杭州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一次巡查中发现李某,将其基本情况录入动态信息库。每次遇见李某,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劝导其返乡,奈何李某都以“无家可归”为由拒绝,工作人员只能为其留下防暑降温物资和救助引导卡。

      考虑到近日天气炎热,长期滞留户外将给李某健康带来威胁,刘伟英立即联系属地民政部门和村委会,协商李某返乡后的基本生活保障事宜,从源头上帮他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得知当地已为自己安排住处,李某当即表示愿意返乡,并第一次对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目前他已安全返乡,开始了新生活。

      通过“数智驾驶舱”,实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线索;凭借长期滞留杭城流浪乞讨人员动态信息库,为服务对象精准画像,协同流出地政府部门及家属做好源头预防、回归稳固;依托“110”社会联动平台,协调各城区公安、城管、救助小分队等相关部门联动处置……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中,杭州市救助管理站通过技术赋能,打造“一线巡查—常态管理—联动响应—高效处置—防范回流”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救助对象早发现、早救助,返乡回得去、留得下。

      救助服务引导点和临时救助服务咨询点形成“30分钟救助圈”

      近日,陕西省渭南市酷热难耐,市民纷纷选择清凉处避暑。从外地来渭南找工作的乔某,因钱包和手机不慎丢失,一天没吃东西,遂来到渭南火车站救助服务引导点求助。

      了解情况后,该救助服务引导点负责人睢朝杰向乔某详细介绍救助管理政策,并及时联系渭南市救助管理站。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科长王渭峰得到信息后,带着街面巡查小分队,15分钟后赶到了现场。

      “来到渭南4天了,找不到工作,加上钱包和手机也丢了,只能露宿街头。”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乔某沮丧地说道。

      在王渭峰和同事的耐心劝导下,乔某同意入站接受救助。虽然工作暂时还没有着落,但在炎热的天气里,乔某有了吃饭、避暑、洗澡、睡觉的地方。

      除了在渭南市火车站、客车站设立救助服务引导点外,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还在63家福彩销售站设置了临时救助服务咨询点,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宣传救助管理政策,提供救助服务,形成城区“30分钟救助圈”。同时,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商业街设置救助热线电话咨询宣传牌366个,在高德、百度、微信等平台上设置了定位和救助热线电话,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求助。

      借助今日头条、渭南日报等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救助管理站地址和救助电话,引导热心市民参与其中;重点向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外卖小哥、公交车司机、保安等人员发放宣传材料和清凉包,引导他们在街面看到露宿及疑似流浪乞讨人员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救助热线电话……自6月19日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以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积极发动各方力量,延伸救助触角,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求助,切实保障他们平安度夏。

      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打造温馨家园,送去丝丝清凉

      连日来,安徽省滁州市黄色、橙色高温预警不断。

      严格落实24小时接待服务制度,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确保站内救助区域环境卫生整洁,严格消毒……针对连日来的高温天气,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在站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享受温馨服务,平安度夏。

      据了解,入夏以来,滁州市救助管理站始终紧绷安全弦,强化安全管理工作。针对风险隐患点,重点围绕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建筑物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开展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管理台账,逐一对账销号;考虑到夏季是消防、防汛的关键节点,邀请消防专家现场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组织防汛和紧急撤离应急演练,加强全站干部职工防灾避险和应急救援常识学习宣传,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针对入站求助对象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为每名入住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做好饮食保障,加强心理调节,引入专业社会工作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焦虑。

      “面对持续的高温酷暑天气,市救助管理站将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加大主动巡查力度、细化救助管理服务,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打造温馨家园,送去丝丝清凉。”滁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黄卫东表示。


    原文链接:https://www.mca.gov.cn/n152/n166/c1662004999980000948/content.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