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平谷法院)审结了一起个人购买食用罂粟壳的案件,4名涉案人均受到刑事处罚且被处罚金。
被告人张某奇、刘某安、张某通、佟某亮4人明知所购物品系毒品原植物种子——罂粟壳,仍从盛某某处大量收购,用于食品调味和泡酒。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鉴定,送检样品为罂粟科罂粟属的种子,送检种子未灭活。
平谷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奇、刘某安、张某通、佟某亮非法买卖未经灭活的罂粟种子,数量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罪,应依法予以惩处。鉴于四被告人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且被告人刘某安具有自首情节,故依法对其均从轻处罚。
2024年9月,平谷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张某奇犯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罪,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被告人张某通犯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被告人佟某亮犯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被告人刘某安犯非法买卖毒品原植物种子罪,判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另外,盛某某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山东省招远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财产12万元。
本案中,涉案罂粟壳中存在大量未灭活罂粟种子,且其中一名被告人曾在花盆中试种成功。这表明,即便是罂粟的种子,只要未经灭活,就有可能被用于非法种植,从而产生新的毒品原植物,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未经灭活的罂粟种子具有繁殖能力,可能成为毒品的来源,因此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私自买卖等行为。
平谷法院法官提示:
罂粟壳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碱,服用含有罂粟成分的食品会有健康风险,具体表现为食用过后会产生“整晚睡不着”“吃完就跟昏迷一样”的情况,甚至还会产生依赖。误食含有罂粟壳的食品会造成毒检阳性,从而造成“被吸毒”的后果。广大群众应增强拒毒、防毒的意识,不买卖、不食用含罂粟壳的食品,在外就餐后如果感到身体或意识有明显异样,可以及时向食药局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也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共同营造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罂粟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是国家禁止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的物质。商家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罂粟,或者明知情况而进行销售,根据具体情况,视情节之轻重,不构成犯罪的,可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食品安全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商家还应当向食客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