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基层动态

    铜陵市:社会组织“四送四促”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11-19

      铜陵市民政局积极联动政社企多方力量,链接各方资源,引导社会组织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四送四促”多维度赋能乡村振兴,有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本年度累计实施公益项目17个、投入资金67万元。市浙江商会荣获“2023年度安徽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商会”称号。

      一是送理念促双赢。市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协会成功举办“漫游犁桥 趣品浓香”主题年会,帮助会员单位设置产品展位展销和品牌宣传,采取特产专场直播的方式助推铜陵地区优质农副产品提档升级。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建言献策平台,提出“开辟专用旅游车线路,旅游品牌发展、服务能力升级”等意见,助推犁桥水镇、梦思康百合庄园等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市食品行业协会针对食品企业共性难题,系统整理上报对口部门争取协调,通过举办年货节、食品安全周、网络促销、消费者权益宣传周等活动,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市建筑业协会、市建设工程造价协会、市自驾游协会等积极倡导会员企业购买帮扶村黄桃、葡萄等农副产品,助力消费助农兴农。

      二是送技术促增效。推进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长效帮扶机制,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帮扶模式转变,鼓励社会组织发挥技术专长和信息资源优势,服务产业助农。市农学会、市白姜研究会、市慈善总会等先后赴枞阳县、郊区等多个乡村,通过“群众定制服务”“田间智慧课堂”“农技共享课堂”等举措,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春季防除、白姜种植暨姜瘟病防治等种植、养殖专业技术培训;铜陵晖仁康复医院实施“养老护理领军人才传帮带”项目,帮助浮山镇、横埠镇敬老院开展养老照护技能培训等,今年累计举办培训30余次,惠及农户1600余户。

      三是送文化促提升。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利用采摘园、农家乐等各类农旅资源,开展民俗文化发掘和传播、红色教育、乡村体育赛事服务等活动,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市大通文化研究会成功协助郊区大通镇,义安区顺安镇、钟鸣镇,枞阳县枞阳镇等申报“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以地名文化助力乡村文旅、农旅、三产融合发展;市花卉盆景协会承办全市盆景奇石根艺文化节,通过优秀盆景、历届国家暨省获奖盆景作品展览、销售资源链接和人才培育,促进花卉盆景产业升级,全市花卉盆景产业年销售额超2亿元;市白姜文化研究会开展“姜王”评比、白姜下姜阁暨祭奠白姜始祖炎居仪式、白姜文化旅游月系列活动等,助推市民从“寻觅乡趣”到民俗文化发掘和传播,推进社会组织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市演艺爱好者协会、市庐剧票友协会等文艺类组织积极开展“文化下乡”义演活动,丰富乡村文化建设;市家庭文化研究会持续举办“传育立行进学校、进乡村”活动 ,在城乡社区居民中弘扬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四是送服务促和谐。“公益+项目”联动,积极推进城乡“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市与我同行爱心协会组织实施“点亮小桔灯”奖助学、“与我同行•欢度六一”关爱留守儿童、“爱心之旅”公益夏令营以及壹基金温暖包发放等系列活动,投入资金8万元、关爱困难儿童和特殊儿童200余人次;市带爱回家公益协会实施“关爱困境儿童”项目,服务义安区各乡镇孤儿及事实孤儿80人;市精达悦民基金会会同市春雨社工服务中心实施“精达•悦民”综合救助项目,协助铜山镇、灰河乡、周潭镇等村镇摸排帮扶困难人员,今年以来投入资金13万元、救助帮扶69人;市曙光应急救援队、市游泳协会、市阳光少年公益协会等为农村散居孤儿、留守儿童以及自主能力弱、家庭监护不足的未成年人群体加大溺水急救知识普及和游泳技能培训力度,助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原文链接:http://mz.ah.gov.cn/xwzx/sxdt/1225847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