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报道

    在改革创新中彰显为民爱民初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作者:佚名时间:2024-11-30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慈善协会等在仁和坪镇举办“迎春送福·爱暖万家”活动。

      

      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民政局举办“缘聚宜昌 情定江南”集体婚礼。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民政局在古夫镇咸水村为老人过集体生日。

      

      湖北省宜昌市社会福利院组织志愿者开展爱老助老活动。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牢“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主基调,紧紧围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工作主线,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站式”救助暖民心

      “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介绍社会救助政策,帮我们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我心里暖乎乎的。”近日,家住宜昌市西陵区窑湾街道峡州社区的李力(化名)感动地说。

      李力因患重病失去劳动能力,妻子打零工收入微薄,女儿正在读初中,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一家三口申请了救助,让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宜昌市民政局积极开展综合救助改革试点,按照“困难群众利益最大化、单项救助政策精准、综合解决群众困难”的总体思路,探索实现综合救助的“实体化运营、项目化管理、可视化展示”,为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救助帮扶,形成了前端主动发现、监测预警,中端灵活运用政策精准救助,末端提供个性化帮扶服务、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的综合救助模式。

      同时,宜昌市民政局以开展“党建+社会救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居住地申享社会救助、低保扩围增效、800元及以下急难型小额临时救助由村(社区)先行救助等改革,做好低保边缘家庭和因病致困重病患者认定,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目前,宜昌市共有在册社会救助对象11.51万人,3年来累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23.51亿元。

      标准化建设提效能

      “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么多家人关心我,我感觉自己越活越年轻了!”入住宜昌市社会福利院19年的94岁高龄老人张兰(化名)日前激动地说。

      从包括作息时间、用药规律、患病情况、饮食习惯等指标的入院评估与记录,到包括健康体检、风险防范评估和基础病风险告知的入院服务与沟通对接;从医护人员、养老护理员、社工等岗位职责、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频次的梳理与规范,到应急预案、上报制度等的制订与完善……宜昌市社会福利院不断深化标准化建设,切实维护服务对象权益。

      宜昌市民政局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发展,指导市社会福利院加快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宜昌市社会福利院主导或参与编制《适老环境评估导则》1项国家标准、《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以及《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安全应急规范》等13项地方标准。

      双管齐下谋创新,医教协同添活力。为推动标准化建设走深走实,宜昌市社会福利院积极探索医教协同新路径,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交流,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共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养老)”,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开设养老服务标准化课程。

      清单式推进促落实

      民政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多年来,宜昌市民政局通过清单式推进,明确具体目标、责任主体、工作措施与时间进度,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实。“我们对殡葬服务、婚姻登记、‘精康融合行动’‘乡村著名行动’等进行统一部署安排,确保社会服务在创新中优化。”宜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宜昌市民政局大力推行绿色惠民殡葬,深化殡葬改革。火化设施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部减免。打造智慧殡葬平台,实现“居民身故一件事”和“只需跑一次”殡葬业务办理线上线下服务互通。广泛倡导正确婚恋观,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让群众不再“为爱奔波”。连续举办两届“520”新婚集体颁证仪式,打造国风结婚登记场所,成立婚庆产业协会,助力“甜蜜经济”发展。全力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探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深化“乡村著名行动”,上线智慧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地名管理服务水平。

      融合式服务助发展

      近日,宜昌市民政局联合多部门举办“才聚宜昌·宜社有为”校园专场招聘会,各市级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2000余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

      宜昌市民政局坚持以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为切入口,实施社会组织提能计划,搭建平台推动社会组织“组团式”发展。开展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双招双引、交流合作、特色服务四大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和共同富裕。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搭建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举办城乡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创投大赛,全市累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2万余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品牌100个。

      宜昌市民政局在体制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创新发展,构建线上线下募捐“双驱动”模式,打造“阳光慈善”。充分利用网络募捐平台募集慈善资金,建设完善“宜昌慈善”线上募捐筹款平台,举办“慈善一日捐”等活动,营造“人人可慈善、处处可慈善”的浓厚氛围。

      奋斗结硕果,载誉再出发。2024年10月,宜昌市民政局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这是肯定、更是激励。下一步,宜昌市民政局将继续把兜底民生保障的主责主业牢牢扛在肩上,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为民服务效能,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作风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www.mca.gov.cn/n152/n166/c1662004999980002608/content.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