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山
石之美者曰玉,这美是真的美;石之滑者曰砚,这滑却不是真的滑,而是平滑之意。苏轼评说,砚要“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坑坑洼洼的石是不成砚的。
砚台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具,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是书写和绘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我生无田食破砚。”砚对文人来讲,是他的生命所系,和所有的寄托。陈继儒在《妮古录》中所说:“文人之有砚,如美人之有镜,一生之中最相亲傍。”
但也有弃之如敝履之时,比如“包公掷砚化渚洲”:清廉的包公掷砚于波涛,丢弃了名贵的砚台,留下了高尚的品格。这也反衬了砚台的名贵,若送他一根鹅毛,想必会被欣然接受而不至于掷于风中的,毕竟礼轻情意重,且不伤廉洁操守。
近日再次造访眉山三苏祠,在家风馆里,于三篇砚铭中见识了苏东坡对砚的喜爱和赋予苏家的风骨。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讲:“题于器为铭。”故题于砚上的自勉、励志之言,可称砚铭。砚是每日读书写作、批办公文必用的,铭文也是每日必见的,所以有人说“一砚一春秋,砚铭见风流”。
三苏祠里推介的苏轼砚铭,一曰《天石砚铭》——“一受其戒,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32个字,使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风骨泠然、不流于凡俗的君子形象跃然而出。“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其写照。
二曰《迈砚铭》,这是苏轼为儿子苏迈赴任时特制的。铭曰:“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分别体现了苏轼对长子的期许与谆谆教诲:用这方砚台来学习圣贤之道要如饥似渴,用这方砚台来求取仕途进步要保持警惕,用这方砚台来治理财政要想着让利于民,用这方砚台来书写判决文书要想着多给他人活路。如此践行,孜孜以求,慎微慎独,与民休息,忠信慈惠的清官形象遂呼之欲出。后来苏迈也不负父望,史载“迈公有政绩,后人立景苏堂仰之”,确是好官。
三曰《迨砚铭》,这是苏轼赠予二儿苏迨的。铭曰:“有尽石,无已求。生阴壑,闷重湫。得之艰,岂轻投。旌苦学,畀长头。”大意是好的砚石藏于沟壑深溪之中,得之不易,是珍重之物,不要辜负。以此送给儿子苏迨,意在表彰其读书刻苦。“长头”,那是二儿的乳名。慈父的拳拳爱意展露无遗。苏迨后来成为宋朝大臣、文学家,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这番夸奖鼓励。
苏家家风“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从这三方砚台,可以得见苏家风骨之一二。
后世人称:“人以砚为用,砚以质为本;砚以铭为贵,铭以名为上。”苏轼题铭的三方砚台如今已不可寻,但铭文流传后世,仍可作为今人为学、为官,特别是为人的座右铭。(作者单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