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系困难群众,坚守在社会救助岗位上,惦记着他们的衣食冷暖;他恪尽职守,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制度,推动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他秉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努力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他,就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社会事务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吴陆玉。今年10月,他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问需于民,传递政策温暖
吴陆玉毕业于贵州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年看到黔南州民政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的信息后,就报了名。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他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黔南州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后更名为黔南州社会事务发展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社会救助工作包括哪些内容?计算机技术在其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刚进入社会救助领域时,吴陆玉一头雾水。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抓紧时间学习,遇到不懂的就向同事请教。吴陆玉经常入户走访,了解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后,生活中还有哪些困难?”“老人身体不好,照顾起来会不会吃力?”“天冷了,过冬的物资储备得怎么样了?”……“在保障好服务对象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聚焦困难群众的发展性、精神性需求,推动拓展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等服务型救助。”吴陆玉说,“只要我们走访更多一些、问题发现更早一些、救助手段更丰富一些,就可以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救助帮扶。”“社会救助,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牵挂,一头连着困难群众的冷暖。我们必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兜好民生底线。”吴陆玉说。聚焦问题,推动改革创新
在吴陆玉的案头,一直放着一本社会救助工作工具书。“这本书非常实用,我时不时就要翻一翻、看一看,这是我们推动全州社会救助工作改革创新的政策源泉。”
在吴陆玉看来,州民政局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政策并指导各地落实。为此,他坚持问题导向、紧贴群众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吴陆玉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低保评定标准中有一条是关于低保对象是否有车的。“最早的要求是‘低保对象不能有车’。在实际情况中,有的家庭原本有车,但因病致困申请低保,这种情况怎么办?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不能有车的条款已经不符合实际了。”吴陆玉介绍,关于这个条款,他们进行了几次调整,先是限定车的价值不超过2万元且是看病急需用车,后来又根据实际情况限定车的价值不超过5万元。多年来,在吴陆玉的推动下,黔南州制定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失能、半失能困难群众纳入机构集中供养范围;探索推广乡镇临时救助线上线下签字审批拨付模式,将审核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州为单位,统一制定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医疗救助等标准,建成了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建立州、县、乡、村四级主动发现、报告、处置联动机制,有效防范错保、漏保……一次次改革创新,无不倾注了吴陆玉和同事们的心血。经过不懈努力,黔南州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了“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智慧救助、温暖救助”的目标。冲锋在前,助力乡村振兴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