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保障

    宁德市公安局蕉北派出所:夯实“主防”根基 守护万家安宁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19

      □记者 王淇锋 通讯员 陈丽华 吴婷

      “继光社区、人民医院应急单元需进行抽查,请在本周内完成各项工作。”12月12日,在宁德市公安局蕉北派出所“两队一室”社区警务队,社区指导岗民警正有条不紊地对该所未完成的工作进行分类,形成“工作清单”,并通过警务平台“一令下达”,提醒社区民警及时完成清单任务。

      今年以来,蕉北派出所以“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为抓手,结合辖区实际精耕细作,创新警务模式,以“一个清单”、三级巡护、“智慧警务名片”为主线,夯实“主防”根基,推动辖区治安持续平稳发展。

      “一个清单”:提升社区警务质效

      “如果社区警务队是一台电脑,社区指导岗就是这台电脑的CPU,让社区民警在面广量大、细致琐碎的社区警务中,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蕉北派出所所长郑建彬比喻道。

      社区指导岗如何提升社区警务队工作质效?秘诀在于:一套机制、一个清单和全程督办。

      据了解,社区指导岗利用日会商、周点评、月总结机制,全面梳理完善社区警务队权责清单和工作细则,并设置专人专岗每日科学梳理社区基础管控工作、下发工作清单,每周、每月跟踪督办和通报总结进展情况。

      日常工作中,社区指导岗高效指导任务接收、整合、派发、反馈,逐步推动社区警务更加精准化、流程化、高效化、制度化,确保社区警务工作全流程可控可知可感可查,基层警务运行质态明显提升。今年以来,社区警务队共深入校园、医院等场所开展安全检查228次,辖区违法犯罪类警情同比下降17.8%,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三级巡防”:填补治安防控盲区

      蕉北街道地处老城区,背街小巷纵横交错,破旧出租屋、旅馆、棋牌室等场所数量众多,社会治安状况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而蕉北派出所社区警务队仅有8名民警,若单纯依赖传统警务模式进行管理,容易陷入警力不足和服务跟不上的困境之中。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蕉北派出所转变社区防控策略,全面盘活群防群治力量,建立“警察警车巡、网格员治安巡、医院企业保安巡”三级巡逻防控机制,有效破解警力不足问题。

      三级巡逻防控机制建立以来,蕉北派出所以警情研判为导向,明确各社区巡防重点,依托“枫盾护安”巡宣队、网格员以及最小应急单元等群防群治力量,全面加强网格化基础巡防勤务,强化夜间巡逻,把安全触角延伸到辖区每个角落。

      在织密“巡防网”的同时,蕉北派出所还强化警校协作,深入推进落实“护校安园”专项行动。12月13日傍晚,蕉北辖区各中小学放学之际,护学岗民警、辅警提前到校门口就位守护。“看到警察在校门口执勤,孩子们的安全就有了保障,我们做家长的特别踏实。”在宁德师范附属小学校门口,一名接孩子的家长由衷表示。

      在“护校安园”专项行动中,蕉北派出所按照“定点、定人、定岗、定责”要求,科学部署警力,实行错峰勤务,在校园上学放学时段常态化开展“护学岗”行动,强化周边巡逻防控,确保校园门口见警察、校园路段见警车、校园周边见警灯,全力织密校园平安网,保障师生安全出行。

      “智慧警务名片”:提升应急处突效能

      “警察同志,我们发现一名走失老人,你们能帮忙联系老人的家人吗?”日前,市民李女士在蕉北街道三元社区遇到一名走失的九旬老人,通过扫描社区里最小应急单元“智慧警务名片”,快速与责任民警取得联系。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经多方查询成功联系上老人家属,并通知其接回老人。

      在蕉北街道小区楼栋、街边民房的显眼之处,常常能看到印有“平安蕉北”LOGO的“智慧警务名片”。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最小应急单元责任民警以及单元成员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便跃然眼前。

      这是蕉北派出所创新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将“指尖警务”工作融入社区工作的举措之一。该所全盘梳理辖区应急单元数量,将22个单元分区按点编码,精心设计制作最小应急单元“智慧警务名片”,通过扫码获取责任民警等应急单元成员信息,将应急处置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以智慧应急管理守护群众平安幸福生活。

      同时,蕉北派出所不断完善联勤联动机制,根据保安执勤区域分布,设置8个“1、3、5分钟”快速反应圈,积极构建“闻令而动”的最小应急单元运作机制,全面筑牢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pinganjianshe_1218/509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