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政资讯

    “益”起攀登:以检察力量挺起长城新脊梁

    来源:辽宁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19

      攻坚背景

      在祖国大地的北端,辽宁境内的长城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默默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然而,跨越战国、汉、北齐、辽、明等诸多时期,绵延13个地区57个县(市、区),总长2350公里的长城,其墙体及附属设施却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失去往日的光采。

      风吹雨打,年复一年地剥蚀着长城的躯体,墙体上的砖石松动脱落,垛口残缺不全,一道道沟壑纵横交错。更令人痛心的是,人为的破坏涂鸦如一道道伤口,盗挖、不规范建设无情地吞噬着长城的生存空间。

      谁来管?怎么管?辽宁检察机关挺身而出,以公益诉讼为矛,以法律监督为盾,用检徽的光芒照亮那被遗忘的角落,用攻坚克难的誓言奏响保护长城的最强音,以检察力量挺起长城新的脊梁。

      破障之始 寻迹长城之殇 困境中探寻真相

      城墙砖石坍塌、杂树侵占墙体、200余米墙体全部膨出……

      2023年4月下旬的一天中午,在新宾满族自治县下夹河乡的下夹河长城中段,新宾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鞠洪涛对眼前的一幕感到既震撼又震惊。

      震撼,是源于沉淀于砖石上的历史;震惊,则是因岁月侵蚀在墙体上留下了太多沧桑。

      如今,鞠洪涛的右手仍留有几道伤疤,他已记不清那是第几次爬山时滑下山脊留下的。

      新宾县境内的长城遗址和10座烽火台大都借助天然峭壁的地理环境修建而成,藏在深山之中,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给调查取证带来了巨大挑战。

      “去小夹河长城的路太难走了,车子根本开不进去,我们只能徒步。”鞠洪涛回忆说,他们只能背着沉重的设备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

      “遗址长度超过10公里,几乎都在山顶,我们去调查了5次,都只能爬到半山腰。”鞠洪涛和同事们每次尝试再往上走,结果都是一样——顺着山坡滑下来。

      始终关注长城遗址保护工作的新宾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珲也跟鞠洪涛一起爬过山,也一起滑下去过。他知道,要想彻底了解长城遗址损毁的风险程度,只能采取其他的方式进行。

      在自学了无人机实地勘查技术后,2023年5月底,鞠洪涛和同事们终于看到了小夹河长城的全貌。通过屏幕,他们绘制出完整的文物保护概览图,并仔细标记每一处损坏的地方。

      “上面没有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而且村民的活动对长城造成了很大破坏。”随后,检察官们深入走访附近村民和乡镇工作人员,耐心记录每一条线索,在偏远的山区书写着对长城的深情。

      2023年6月7日,新宾县检察院依法向新宾县文旅局发出检察建议。县文旅局立即依据建议,对散落的城墙砌石归安,在遗址周边加设围栏等保护设施,在明显位置设立警示牌。对城墙附近的树木进行清理,防止根系损坏墙体。并联合长城所在地下夹河乡政府共同加强现场保护工作,防止在修缮过程中城墙砌石继续流失。

      攻坚之途 破局职责之网 协作中明确担当

      “长城保护涉及众多部门,职责不清易导致监管空白,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兴城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王晓慢坦言,这就如同一张错综复杂的网,让检察官们在初期的工作中举步维艰。

      兴城古城本身就是明代长城的一部分。2021年年底,王晓慢多次深入古城景区,对城内13处文物及周边环境进行实地勘查。

      “部分文物保护标志混乱,祖氏石坊四周无保护设施,文庙也存在诸多问题。”王晓慢深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当时真的是一团乱麻,我们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王晓慢回忆,他们查阅大量文物档案,10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每一处文物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我们心急如焚,却又深感无力。”

      然而,困难并未让他们退缩。在省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兴城市检察院决定召开听证会。

      “今天必须把大家聚在一起,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共同商讨解决办法。”2022年4月22日,兴城市检察院邀请了兴城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以及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听证会。

      看着眼前调查到的证据,各方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些文物是我们的瑰宝,不能再这样被忽视下去了。”王晓慢的声音坚定有力。

      检察官们耐心地与每一个部门沟通,明确各自的责任。最终,兴城市检察院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

      收到建议后,各部门迅速行动。

      公安民警在景区内忙碌地安装电子限行抓拍设备,在古建筑周围安装防护栏杆,以便让景区交通秩序井然,给长城一个安静的环境。

      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挨家检查商家广告,让古城的风貌不被破坏,让长城的周边环境整洁美观。

      文旅部门的工作人员则加班加点进行保护标志碑完善工作,并于2023年7月28日与兴城市检察院会签《关于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配合意见》。

      今年6月,文旅部门还派出专业人士,用一天时间,将一处紧挨古城城墙,“历史遗留”多年的垃圾堆清理干净。

      “长城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用心对待。”今年8月中旬,再次对古城勘查时,王晓慢说道。

      决胜之策 筑牢保护之堤 聚力下守护长城

      “我省长城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在全省13个地区的57个县(市、区)。但长期以来,长城段落面临着‘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有保管机构)工作滞后、本体自然损毁以及人为破坏等严峻问题。”负责全省检察机关长城遗址保护专项行动的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王人禾说到这里,语气沉重起来。

      “长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是开展后续保护工作的关键基础,不容有失。” 2023年12月13日,省检察院决定立案办理,由检察长担任主办检察官。

      2024年2月5日,省检察院以磋商方式,督促省文旅厅全面加快对已查明的219处长城段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核定报送工作。当发现9个地区存在部门协调困难时,省检察院迅速向相关市院下发协助函,并奔赴实地督导推进难度大的地区。

      在检察机关的不懈努力下,在“益心为公”志愿者、法学专家参与和推动下,争议点段再核定报送工作最终圆满完成,有力推动了省文旅厅与省自然资源厅的意见征求及后续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自2024年1月省检察院组织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以来,共立案145件,磋商34件,制发检察建议104件,形成以检察之力协同推动省域长城资源保护的全新工作局面。

      ……

      几天前,回到小夹河边,看着夕阳下又重新“挺起脊梁”的小夹河长城遗址,鞠洪涛难掩激动的泪水,像个孩子似的,在初秋的暮色中举起了双手。那一刻,作为土生土长的新宾人,作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他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长城脚下,就有那么一群人,愿为长城的守望者,不懈前行。

      


    原文链接:http://www.lnfz.cn/news/7609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