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社会保障

    撑起法治艳阳天——嘉峪关检察机关倾情书写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新答卷

    来源:甘肃政法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19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呵护未成年人成长,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更是新时代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今年以来,嘉峪关市检察机关以“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为抓手,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深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

      

      

      

      找准未成年人保护“切入点”

      固本强基提升预防犯罪质效

      

      拓宽履职维度。通过在全市七所学校设立“木铎工作站”,探索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新实践。全面参与校园安全建设、及时掌握学校动态、协助处理学校突发事件、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安全检查,促使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检校合作不断深化。围绕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性侵害、预防校园欺凌等内容开展法治宣讲35场次,覆盖师生40000余人次。

      

      打造精品课堂。以未成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法治教育的效果为落脚点,量身定做法治宣传教育产品。“法治冬令营”“法治夏令营”特色法治教育活动聚焦乡村未成年人,以融入式、沉浸式教学帮助提升自护能力;“漫说法则”用漫画的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寓教于乐帮助孩子树立法治观念;“我是检察官”法治情景剧由学生化身案件办理中的人物,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生动的剧情相融合,体验角色的情感与冲突,高度还原真实的检察官办案日常,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

      

      扩大普法效应。凝聚“线上+线下”宣传力量,融合“现场+视频”普法模式,创作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作品,变“教条式”讲法为“情景式”普法,先后创作了7部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系列普法微短剧及《家庭教育的N种模样》普法视频。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凝心聚力建立社会化保护体系

      

      加强多方联动,提升教育挽救质效。深入落实与市民政局、团市委会签的《关于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的合作框架协议》,在社会调查、监督考察、跟踪帮教等各个环节引入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各种专门力量,以帮教促进回归社会,切实提高帮教质效。

      

      加强多元救助,传递司法关爱。强化对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注重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联动多方力量开展多元化保护,努力实现未成年被害人利益最大化。

      

      坚持多措并举,落深落细“一号检察建议”。持续推动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和入职查询制度,做实反向审视,坚持“每案必查”,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对社区干部开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专题培训,提升网格员发现涉未案件线索的敏锐度。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火墙”

      精准施策推进综合司法保护

      

      做好罪错未成年人临界预防。与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妇联会签《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工作规定(试行)》,对罪错未成年人采取“分级干预、矫治结合”的基本方法,从轻到重依次划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灵活运用家庭教育指导、赔礼道歉、司法训诫等多种方式,干预矫治未成年人28人,帮助其顺利回归。

      

      聚焦群众关切开展社会治理。联合烟草、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清理销售烟卡专项行动,向社会发布《抵制烟卡倡议书》,为青少年营造更加纯净、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召开预防校园欺凌座谈会,积极促进完善校园欺凌发现与防控机制,推动学校堵塞监管漏洞。对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培训,助力法治校园建设。

      

      探索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数据比对碰撞、线索移送等方式发现甄别高风险的未成年人,分析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遂与市妇联会签《关于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合力治愈家庭教育“痛点”,对涉罪及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制发“督促监护令”14份,促推“甩手家长”依法带娃。

      

      

      

      拧紧未成年人保护“责任链”

      履职尽职落实司法办案要求

      

      精准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涉罪未成年人依法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准确把握和判断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自觉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坚持零容忍态度,以精细化办案为基础,综合运用监督手段,加强对未成年人有效司法保护。

      

      深化综合履职全面保护。紧盯烟酒销售、娱乐场所违法招录未成年人、校园周边安全等涉未成年人保护重点领域,对于可能会损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及时监督有关部门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2339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