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行业风采

    藏蓝初心

    来源:四川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5-09-29

      □ 李新苗

      

      从小到大,那抹藏蓝就像一束光,始终在我心里亮着。我曾无数次想象过穿上警服的模样,却渐渐明白:藏蓝的重量从来与布料无关,而是藏在心里的责任、握在手里的担当,是在每一个“第一次”的淬炼里,慢慢沉淀出的滚烫初心。

      

      8月16日,是我今年7月从四川警察学院毕业后迎来的第一次出警,这份记忆像烙印般刻在心底。当日凌晨两点,四川达州市开江县公安局永兴派出所的值班室突然响起通知:永兴镇某棋牌室疑似有人吸毒,需立即前往核查。我抓起早已备好的记录册,跟着警员冲向警车。引擎启动的瞬间,轰鸣声裹着凌晨的冷雾散开。

      

      尽管出发前就明确我只需负责现场记录与物证辅助,不参与核心抓捕,但紧张感还是像潮水般裹住了我。警车停在棋牌室斜对面的隐蔽角落,车窗摇下一条缝,冷雾趁机钻进来,在玻璃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车内静得可怕,空调出风口的嗡鸣成了唯一的声音,仪表盘上的时间一秒一秒跳动,我和警员已在此蹲守了两个多小时。我盯着棋牌楼漆黑的大门,手指反复摩挲着记录册的边缘,心里一遍遍过着工作流程,生怕哪个环节出纰漏。

      

      突然,两道模糊的人影从巷口晃出来,慢悠悠走向棋牌楼大门。“就是现在!”副驾驶座的张警官压低声音,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话音刚落,车内的氛围瞬间从紧绷转为爆发——警员们迅速推开车门,鞋底碾过地面的碎石发出清脆声响,我也紧跟着跳下车,心脏在狂跳。

      

      “警察,不许动!”响亮的喝止声划破凌晨的寂静。我抬眼望去,抓捕队员的动作如猎豹般迅猛:上前一步稳稳压住嫌疑人张某的肩膀,另一只手精准扣住手腕、戴上手铐,紧接着顺势将人按在墙边,快速检查是否携带危险物品。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不过十几秒,张某就被牢牢控制。看着张某眼里的慌乱与闪躲,我攥紧的拳头又加了几分力气,指节泛白——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面对违法嫌疑人,课本里“维护正义”的抽象概念,此刻变成了眼前真实的画面。

      

      随后的物证收集环节,我的手始终在微微发抖。戴上手套拿起嫌疑人遗留的手机时,我屏住呼吸,翻查桌面的可疑物品时,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连一张折叠的纸巾都不敢放过,生怕遗漏关键线索。直到将张某押上警车,冷风吹进敞开的车门,灌进我的胸口,我才惊觉后背的警服早已被冷汗浸透。可就在这份忐忑与紧张里,一股陌生又滚烫的力量悄悄冒了出来——那是亲历守护平安的自豪,是读懂藏蓝使命的触动。

      

      “物有甘苦,尝之者食;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在警校读书时,我曾把刑法条文背得滚瓜烂熟,也在模拟训练里反复练习过执法流程,但直到这次出警,我才真正懂了“实践”二字的分量。突发情况的不确定性、现场氛围的压迫感、处理细节的严谨性,都与书本里的文字截然不同。当理论撞上现实,我才发现自己缺乏应对复杂场景的经验,也更明白:知识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多少条文,而在于能否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的精髓不是停留在笔记本上,而是要在一次次实战里淬炼出锋芒。

      

      藏蓝初心,忠诚为民,这次抓捕行动像一堂生动的实践课,让我对“警察”二字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从来不是一份简单的职业,而是扛在肩上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屏障,是保障百姓安全的防线。一旦穿上这身藏蓝,就意味着要把“守一方平安”刻进骨子里:无论凌晨还是深夜,无论晴天还是雨天,只要有需要,就要立刻出发;无论面对的是危险还是琐碎,只要关乎百姓,就要全力以赴。

      

      (作者单位:开江县公安局)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sbgw/20250919/29925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